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杯弓蛇影

杯弓蛇影

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载:汉时,有一天主簿杜宣到县令家去喝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县令问明病因,终于从壁上的悬弩发现了杯中“蛇影”的秘密,然后把杜宣请来释疑,“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

晋书.乐广传》亦载,谓是乐广待客事。“悬弩”作壁上有角(弓),漆画作蛇。”

后常以“杯弓蛇影”比喻因主观疑虑而引起的自惊自扰。

清.黄遵宪《感事》诗:“金玦庞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其他 误以为杯中弓影是老蛇,形容因虚幻之事而受惊疑。《晋书·乐广传》:“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感恶之,既饮而疾。’于是河南听事壁上有角弓,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杯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顿愈。”按《风俗通·怪神》载:“应郴赐杜宣酒,杯中如蛇,宣得疾,后于故处设酒,蛇乃弩影耳。”此事与《晋书》相类似。西门丁《血雨红灯》:“每个在江湖上混过几天的人,见到红灯蓑衣,都会引起一阵紧张,~之下,人人自危。”△用于描写疑虑。 →风声鹤唳 ↔谈笑自若。也作“蛇杯弓影”、“蛇影杯弓”、“弓影杯蛇”、“杯蛇弓影”、“杯蛇幻影”、“杯影蛇弓”、“杯中蛇影”、“广客蛇影”。


【典源】 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予之祖父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请见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中,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郴因事过至宣家,窥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怪,由是瘳平。”《晋书·乐广传》:“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乐) 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今译】 汉代应劭的祖父应郴任汲县令时,曾在夏至那天请主簿杜宣喝酒。当时厅堂北墙上挂着红色的弓弩,弓弩映照在酒杯中,形状像蛇。杜宣看到了,很厌恶,却不敢不喝。酒后,他就感觉腹痛难忍,食欲大减,因而病倒,多方医治也治不好。后来应郴有事路过杜家,见杜生病,问是什么原因,杜宣说他怕蛇,那天喝酒时把蛇喝进肚子里了。应郴回到厅堂,考虑许久,他回头望见那张悬挂的弓弩,恍然大悟。于是应郴派人用车把杜宣接来,又在原来喝酒的地方摆上酒席,酒杯里就重现出蛇的样子。应郴告诉杜宣,杯中蛇只是墙上弓弩的影子而已。杜宣这才解除了疑忌,病很快就好了。又有晋代乐广与宾客事,相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疑神疑鬼,自相困扰。

【典形】 杯弓蛇影、杯蛇、杯中蛇、弓蛇、弓影成蛇、广客蛇、酒中蛇、清樽照画蛇、蛇杯、疑蛇、映弩、樽中弩、雕弓蛇暗猜、照影落清杯、忘弓莫问蛇、赤蛇悬弩影、盏底弓影、杯里无蛇、影中蛇。

【示例】

〔杯弓蛇影〕 清·黄遵宪《感事》:“金玦庞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杯蛇〕 清·钱谦益《次房海客韵送刘起归宣城》:“杯蛇辨后休除病,婴蜺消时莫问天。”

〔弓蛇〕 明·袁宏道《病中和黄道元至日禅寺梦愁诗》:“消愁莫问弓蛇影,对境聊观梦幻身。”

〔弓影成蛇〕 明·冯惟敏《折桂令·阅报除名》:“歧路亡羊,塞翁失马,弓影成蛇。”

〔广客蛇〕 宋·刘筠《属疾》:“暂困秦王痔,无疑广客蛇。”

〔酒中蛇〕 元·乔吉《卖花声·悟世》:“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

〔清樽照画蛇〕 宋·苏轼《书刘君射堂》:“而今白首闲骢马,只有清樽照画蛇。”

〔蛇杯〕 宋·陈与义《答元方述怀作》:“汝悔蛇杯应已悟,襄陵驹隙竟难留。”

〔疑蛇〕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盗乌悬察,疑蛇立辨,人共官园,家同野茧。”

〔映弩〕 北周·庾信《卧疾穷愁》:“留蛇常疾首,映弩屡惊心。”

〔樽中弩〕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


【词语杯弓蛇影】  成语:杯弓蛇影汉语词典:杯弓蛇影

猜你喜欢

  • 生公

    晋.佚名《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法师道生,魏氏,钜鹿人。幼从竺法汰出家。……初依庐山,常以入道之要,慧解为本,乃与僧睿、慧严、慧观等游学长安,从罗什受业,关中僧徒咸仰神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

  • 乱石听

    源见“生公点石头”。形容高僧说法妙语动听。宋苏辙《赠治易僧智周》诗:“断弦挂壁知音丧,挥麈空山乱石听。”

  • 有待

    庄子寓言中说列子能乘风而行,无往不顺。但他虽免步行,“犹有所待”,即必须待风才能成行。庄子认为“圣人”、“神人”都是“有待”的,只有“至人”才无须有待于外物之助。《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

  • 红羊赤马

    源见“马羊劫”。指国难。元袁桷《张虚靖圜庵扁曰归鹤次韵》:“红羊赤马悲沧海,白虎苍龙俨大庭。”

  • 潢池

    同“弄兵潢池”。清冯桂芬《许烈姬传》:“军兴以来,潢池反正。”宁调元《秋兴用草堂韵》:“竟有潢池惊上座,微闻银汉滞仙槎。”【词语潢池】   汉语大词典:潢池

  • 刁斗

    古代行军之器具。铜质,有柄,能容一斗,白天煮饭,夜间敲击巡逻防卫。 此典指李广行军不用刁斗。李广(?——前119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善骑射。汉文帝时,参加反击匈奴贵族攻掠之战争

  • 凿齿

    《山海经.海外南经》:“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郭璞注:“凿齿亦人也,齿如凿,长五六尺,因以名云。”一说为兽名,见《淮南子.本经训》高诱注。后以“凿齿”比喻残

  • 荆瞻

    同“荆识”。明 吾丘瑞《运甓记.问卜决疑》:“久怀芝宇,式遂荆瞻。”

  • 吹箫凤侣

    同“吹箫伴侣”。明徐渭《季子往昏南乐闻其归喜而有作》诗:“拂镜蛾眉先与画,吹箫凤侣引将飞。”

  • 留凤字

    同“留题凤字”。清孙枝蔚《彭骏孙房兴公见寻不遇》诗:“坐深留凤字,归晚悔鱼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