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梦卜之求

梦卜之求

史记.殷本纪》:“武丁(殷商帝小乙之子,庙号高宗)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于野,得说于傅险(也作岩)中。是时说为胥靡(古代服劳役的刑徒),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

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奸,请求)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或作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所谓“梦卜之求”,即指古代殷高宗武丁因梦而得到贤臣傅说,周文王因占卜而得良宰吕尚的传说故事。后因用喻帝王得贤相辅政的典故。

文苑英华》卷六五二唐.吕颂《贺陆相公拜相启》:“叶一人梦卜之求,副四海具瞻之望。”


猜你喜欢

  • 夫唱妇随

    《关尹子.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后以“夫唱妇随”指丈夫说什么,妻子就要附和什么,意谓妻子处处顺从丈夫。元无名氏《举案齐眉》三折:“秀才,你怎生这般说,岂不闻夫唱妇随也呵。”后亦称夫妻融

  • 云霄奋翼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在高位施展才能,实现抱负。明姚夔《送刘尽心南归》诗:“云霄奋翼非难事,道义持身不外求。”

  • 瓜衍之赏

    《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晋景公)赏桓子狄臣千室(指赏给桓子奴隶千户;狄臣,狄人为奴隶的人),亦赏士伯以瓜衍之县(瓜衍之县,即今山西孝义县北十里之瓜城)。曰:‘吾获狄土,子之功也。微子(若无你),

  • 五柳翁

    同“五柳先生”。宋黄庭坚《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之五:“我思五柳翁,解作一生事。”

  • 身体力行

    亲身体验,尽力实行的意思。《淮南子.汜论训》:“故圣人以身体之。”高诱注:“体:行。”《礼记.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身:亲身。体:体验。力:尽力。并列 体,体验。力

  • 郑公听履

    同“郑履”。明李东阳《弘治己酉十月恭陪茂陵禫祭途次次韵答谢方石赠别》:“郑公听履星俱下,列子乘风气可骑。”【词语郑公听履】  成语:郑公听履汉语大词典:郑公听履

  • 黍熟黄粱

    源见“黄粱梦”。喻虚幻之事。清张岱《〈陶庵梦忆〉自序》:“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

  • 面命

    源见“耳提面命”。谓当面告语,亲自教诲。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七:“定国大惊曰:‘都未尝面命,何由便尔?此必有异。’”【词语面命】   汉语大词典:面命

  • 挹斗扬箕

    源见“南箕北斗”。谓徒有虚名。清钱谦益《剡城》诗之二:“挹斗扬箕误有名,扪参历井信浮生。”并列 挹,舀;扬,簸扬;斗、箕,皆星名。比喻徒有虚名。《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

  • 柴毁

    形容骨瘦如柴,表示父母死后居丧期间哀痛过度。亦作“柴瘠”。《晋书.许致传》:“冲在郡丧亡,孜闻问尽哀,负担奔赴,送丧还会稽,蔬食执役,制服三年。俄而二亲没,柴毁直立,杖而能起。”《新唐书.宗室.李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