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樊迟学稼

樊迟学稼

稼(jià嫁):种植谷物。此典指樊迟向孔子请求学种庄稼。后以此典泛指种田、种菜等事。樊迟(前515年——?),一名樊须,字子迟。齐国(都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人,孔子学生,春秋末儒者。当初,樊迟请求学习种田,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樊迟又请求学习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此典又作“樊迟稼”、“师老圃”、“樊迟圃”、“樊须稼”、“学圃樊迟”、“学稼”。

【出典】:

史记》卷67《仲尼弟子列传》2215页:“樊迟请学稼,孔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圃(Pǔ普,种菜蔬、花草园地。此指种菜),曰:‘吾不如老圃。’”

【例句】:

唐·韩愈《县斋有杯》:“犹嫌子夏儒,肯学樊迟稼。” 宋·苏轼《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间》:“从此年年定相见,欲师老圃问樊迟。” 宋·陆游《春雨》:“相呼长沮耕,分喜樊迟圃。” 宋·辛弃疾《踏莎行·赋稼轩》:“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 元·马致远《哨遍》:“桔槔一水韭苗肥,快活煞学圃樊迟。” 清·唐孙华《双凤村居后有隙地杂栽花木》:“学稼未能先学圃,於陵千载是吾师。”


【典源】 《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载。

【今译】 孔子弟子樊须字子迟,他向孔子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又向孔子请求学种菜蔬,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释义】 后以此典泛指村居种田,种菜等。

【典形】 樊迟稼、樊迟圃、樊须稼、师老圃、学稼、学圃樊迟。

【示例】

〔樊迟稼〕 唐·韩愈《县斋有怀》:“犹嫌子夏儒,肯学樊迟稼。”

〔樊迟圃〕 宋·陆游《春雨》:“相呼长沮耕,分喜樊迟圃。”

〔樊须稼〕 宋·辛弃疾《踏莎行·赋稼轩》:“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

〔师老圃〕 宋·苏轼《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间》:“从此年年定相见,欲师老圃问樊迟。”

〔学稼〕 清·唐孙华《双凤村居后有隙地杂栽花木》:“学稼未能先学圃,於陵千载是吾师。”

〔学圃樊迟〕 元·马致远《哨遍》:“桔槔一水韭苗肥,快活煞学圃樊迟。”


猜你喜欢

  • 墙立

    《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欤!”刘宝楠正义:“向墙面之而立,言不可行也。”后因以“墙立”喻指不可行,行不通。清冯桂芬《洪铭之时文序》:“近日时文之弊有二:下者襞积破

  • 十九人

    源见“毛遂自荐”。指庸碌之辈。唐 高拯《及第后赠试官》诗:“公子求贤未识真,欲将毛遂比常伦。当时不及三千客,今日何如十九人?”【词语十九人】   汉语大词典:十九人

  •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一年中最好的景物,泛指一年的时节。何时了:何时完了。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何时才到尽头? 表示心情不舒畅,时日很难挨过。语出五代.南唐李后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元

  • 子夏盲

    源见“丧明之痛”。谓因丧子之痛而致眼睛失明。清袁枚《杂诗》之八:“虽非子夏盲,已类凿齿跛。”

  • 蒹葭玉树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依玉树’。”蒹葭,代指毛曾;玉树,代指夏侯玄。谓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后用“蒹葭玉树”喻指才德或品貌差的人高攀他人。

  • 梁家黛

    《后汉书.梁冀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唐.李贤注:“愁眉者,细而曲折。”东汉大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好化妆,把眉毛画得又细又弯。后用为

  • 湖海豪士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陈登字元龙,东汉末年,很有才名,颇受刘备赏识。许汜身为国士,却计较小节,诽谤陈登有江湖豪气

  • 击钵赋诗

    参见:击钵催诗

  • 孔李通家

    参见:通家文举过

  • 肱三折

    源见“三折肱为良医”。比喻精于医术。沈昌直《赠董蓉生》诗:“家世肱三折,文才笔一枝。”【词语肱三折】   汉语大词典:肱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