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年)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代文学家。梁武帝长子。天监元年(502年),立为太子,未即位而卒,谥(shì试,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
同“鱼水契”。唐窦常《谒诸葛武侯庙》诗:“永安宫外有祠堂,鱼水恩深祚不长。”
源见“庄舄越吟”。借指旅中思归故国。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序:“庄舄既显而思归,关羽报恩而终去。”【词语庄舄思归】 成语:庄舄思归
同“麒麟儿”。元 杨维祯《孔节妇》诗:“大家生子六月余,丈夫子,即称孤,零丁未保麒麟雏。”【词语麒麟雏】 汉语大词典:麒麟雏
源见“无功乡”。指纵饮。明袁宏道《岁暮书怀得风字》诗:“衰至学无功,家乡是醉中。”
同“高唐梦”。唐阎立本《巫山高》诗:“欲暮高唐行雨送,今宵定入荆王梦。”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博览群书,学问该洽。他的这番话是讲要注意增长学识,治学态度尤应严谨。雌
同“郑生谷”。唐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词语郑谷】 汉语大词典:郑谷
源见“馀光”。喻给予力所能及的照顾。唐 王濯《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诗:“谁怜一寒士,犹望照东邻。”
先秦古书中有“三坟”、“五典”(早已失传),因此用“坟典”指古书籍。《南史.丘巨源传》:“少好学,居贫,屋漏,恐湿坟典,乃舒被覆书,书获全而被大湿。”【词语坟典】 汉语大词典:坟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