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

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

止寒:犹言“御寒”。重( ㄔㄨㄥˊ chóng )裘:加厚毛皮衣服。止谤:制止诽谤。自修: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要想抵御寒气侵袭,不如加厚皮衣;要制止别人诽谤,不如加强自我修养。 喻指要消除外部祸患,必须加强自身防范能力。语出《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太平御览》卷六九四引王昶《家戒》作“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唐.魏谟《谏纳李孝本女疏》:“夫欲人不知,不若不为。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者也。”也引作〔御寒莫如重裘,止谤莫若自修〕。南朝.梁元帝《金楼子.戒子》:“御寒莫如重裘,止谤莫若自修。《论语》云:‘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猜你喜欢

  • 流觞故事

    源见“兰亭会”。指王羲之等兰亭会。宋洪迈《满江红.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词:“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

  • 镇肉

    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有饔人以一方石镇肉,视之,若有镌刻,试取石洗濯,乃宋 海陵王墓铭,谢朓撰并书,其字如钟繇,极可爱。”后以“镇肉”借指未被人鉴识的珍宝奇物。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 西州门路

    同“西州路”。清黄景仁《贺新凉.寿州遇桐城吴竹亭丈话旧》词:“闻说东山丝竹尽,谁恸西州门路。翁矍铄,依然如故。”

  • 山头石

    源见“望夫石”。指传说中守盼夫归之妇所化的望夫石。唐李商隐《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诗:“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

  • 东陵隐

    源见“东陵瓜”。谓退官归隐。元朱希晦《感时》诗之一:“欲效东陵隐,终身老种园。”

  • 泾浊渭清

    见“泾渭分明”。清·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学篇》26:“泾涨渭涸,则‘~’。”【词语泾浊渭清】  成语:泾浊渭清汉语大词典:泾浊渭清

  • 襄野童

    《庄子.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至于襄城之野,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

  • 金兰好

    源见“金兰之友”。指志同道合的好友。南朝 齐王融《秋胡行》:“且洽金兰好,方愉琴瑟情。”

  • 画眉府

    源见“张敞画眉”。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为妻画眉。后以“画眉府”代指京兆尹官署。唐吴融《御沟十六韵》:“旁沾画眉府,斜入教箫楼。”【词语画眉府】   汉语大词典:画眉府

  • 聊城箭

    源见“一箭下聊城”。比喻助人解难纾祸之策。清李渔《意中缘.设计》:“路人尚且行方便,至交敢惜聊城箭,那有个受报居功的鲁仲连?”【词语聊城箭】   汉语大词典:聊城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