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有波,衡正有差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卷一七):“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尺寸虽齐,必有诡。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用规矩准绳者,亦有规矩准绳焉。”
用来衡量方圆曲直轻重的工具也是有些微误差的。因以“水平有波,衡正有差”比喻世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物。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卷一七):“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尺寸虽齐,必有诡。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用规矩准绳者,亦有规矩准绳焉。”
用来衡量方圆曲直轻重的工具也是有些微误差的。因以“水平有波,衡正有差”比喻世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物。
同“山公启事”。唐张九龄《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词》之二:“本谓山公启,而今殁始扬。”【词语山公启】 汉语大词典:山公启
已:止。而:语气助词。 算了吧,算了吧。 表示不屑与人交往。语出《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三论“文人相轻”》:“魏先生却正走到无是非的结论的。他终于说:‘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shū),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后因以“一唯”谓应诺迅速,全无疑问。《朱子语类》卷四一:“颜子问目,却是初学时;曾子一唯,年老成熟时也。”亦谓完全听从。《初刻拍案惊奇
《汉书.朱云传》载:“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
源见“食万羊”。表示听天由命,不必强求富贵。宋刘克庄《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词:“向朝堂衮绣,万羊非泰,湖山絛褐,两鹤相随。”【词语万羊】 汉语大词典:万羊
源见“一字千金”。指《吕氏春秋》,因曾悬于国门重金征求意见,故称“国门吕览”。郁达夫《岁暮穷极有某府怜其贫嘱撰文因用钓台题壁韵作答》:“国门《吕览》应传世,何必臣雄再《剧秦》?”
源见“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谓去除杂质。前蜀韦庄《又玄集序》:“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载雕载琢,方成瑚琏之珍。”
源见“庾公尘”。喻不沾世俗风气。宋陈师道《次韵苏公劝酒与诗》:“自念每累人,举扇毋我污。”
草间:野草之中。形容贪生怕死,苟且偷生。周(269-322年),字伯仁,汝南安城(今河南原阳)人。少时善谈论,有名望,西晋末为镇军江军长史。渡江后,任荆州刺史,后累官尚书左仆射、代护军将军。为人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