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求贤如渴

求贤如渴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像口渴时求饮那样急于思求有才能的人。后因以“求贤如渴”或“思贤如渴”比喻访求人才的迫切心情。

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若在前世,求贤如渴。”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一二回:“二位先生可谓求贤若渴了。若是急于要会权先生,或者也不必定须亲往,二位先生竟写一书,小弟也附一札,差一位盛使到山中面致潜斋,邀他来府一晤,他自当忻然命驾。”


【词语求贤如渴】  成语:求贤如渴汉语词典:求贤如渴

猜你喜欢

  • 梦邯郸

    同“梦里说邯郸”。《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浑如到兜率,又似梦邯郸。”

  • 折五鹿

    同“折五鹿角”。清王涛《赠唐魏公》诗:“雄辩惊四筵,高谈折五鹿。”

  • 让枣梨

    同“推梨让枣”。清赵翼《题北溪谦斋蓉湖三寿图》诗:“幼已让枣梨,老犹共锄耒。”

  • 嗜枣

    源见“羊枣昌歜”。指特殊的嗜好。清方文《送姚若侯计偕》诗之一:“握椒吾最赏,嗜枣尔何奇。”【词语嗜枣】   汉语大词典:嗜枣

  • 频移革带

    源见“沈约瘦”。形容身体日益消瘦。清蒲松龄《为毕振叔和韩履生启》:“若小儿贫如南阮,聊晒犊裩;瘦似清郎,频移革带。”

  • 从隗始

    源见“黄金台”。谓以礼招贤。柳亚子《后感事》诗之四:“漫夸说士从隗始,已有雄文向莽投。”

  • 琴亡

    同“琴丧人亡”。清宋琬《冷心芬挽诗》之四:“剑挂思琼树,琴亡惜玉徽。”

  • 乌衣之游

    同“乌衣宴会”。《梁书.萧介传》:“介性高简,少交游,惟与族兄琛、从兄眎素及洽、从弟淑等文酒赏会,时人以比谢氏乌衣之游。”王闿运《罗季子诔》:“乌衣之游,惟余最密;青青子衿,劳思何极!”偏正 指亲属间

  • 王家破垣

    《新唐书.王涯传》:“(王)涯居永宁里,乃杨凭故第,财贮钜万,取之弥日不尽。家书多与秘府侔,前世名书画,尝以厚货钩致,或私以官,凿垣纳之,重复秘固,若不可窥者,至是为人破垣剔取奁轴金玉,而弃其书画于道

  • 谈无

    《晋书.王衍传》:“魏 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