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沉衣中流

沉衣中流

魏仁浦河中沉衣立誓发达事。魏仁浦(911-969年)字道济,卫州汲县(今河南省北部)人。幼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13岁时,母亲借来黄色细绢为他缝制了一件夏衣。他非常感慨,说:“我做儿子的不能供养老人,反让母亲为我借绢制衣,怎能让我心安呢?”说话间慨然泪下。从此便告别母亲前往洛阳,过黄河时,他把这件衣服沉入河中,并发誓:“将来如不显贵发达,誓不再渡此河!”后晋末,为隶枢密院小史。他恪于职守,办事谨慎。后周太祖郭威即位后,授为枢密副承旨,不久迁为右羽林将军,充承旨。周世宗柴荣即位,升为右监门卫大将军、枢密副使。随周世宗征战高平。胜利还师后,拜为检校太保,枢密使。后迁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当周世宗要任魏仁浦为宰相时,有人议论说他不是科第出身,不宜拜相。周世宗说:“古人当宰相的那能都是科第出身?”遂决意任魏仁浦为相。魏仁浦沉衣中流时的誓言完全实现了。后常以此典鼓励人立志发奋。

【出典】:

宋史》卷249《魏仁浦传》8802页:“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人。幼孤贫,母为假(借)黄缣(jiān兼,细绢)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因慷慨泣下。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晋末,隶枢密院为小史,任职端谨,侪(chái柴,同辈)辈不能及。”


猜你喜欢

  • 墨翟耻论兵

    《墨子》卷五《非攻上》:“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又,卷五《非攻下》:“是故墨子曰:‘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情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

  • 栽桃魂

    源见“王母蟠桃”。借指仙魂。唐李商隐《烧香曲》:“西来欲上茂陵树,柏梁已失栽桃魂。”

  • 荆棘铜驼

    《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按,汉铸铜驼两座,置洛阳宫门外。后以“荆棘铜驼”慨叹山河残破,世乱荒凉。宋陆游《醉题》诗:“只愁又踏河关路,

  • 争桑

    指春秋时楚国与吴国女子为争采边地之桑叶而互相仇杀攻打。后用此典比喻因民间争端而引起战祸。当初,楚国边境城卑梁(今安徽天长县西北)氏少女与吴国边境城女子为采摘桑叶之事争吵,两家发怒,互相仇杀;两国边城的

  • 旧貂裘

    源见“季子貂敝”。形容人奔波忙碌,壮志未酬,失意困窘。宋陆游《诉衷情》诗:“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 瞎子摸象

    同”盲人摸象”。李劼人《天魔舞》二六章:“不弄清楚,而要判断这经济的总趋势,岂不等于瞎子摸象?”主谓 比喻观察事物以片面的观点来概括全面。《大般涅槃经》卷32载:相传有几个瞎子在抚摸大象的躯体,各人都

  •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说岳全传》第四十六回:“兀术道:‘古人有言:“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卿家若然思念家乡,某家差人送你回国。’”“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意谓树木虽高至千丈,飘落而下的枯叶还是要回归和树根在一起。比喻事物

  • 谢家楼

    《文选》卷二十二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在《登池上楼》诗中描写了谢家楼风光,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句。后因用作咏春光的典

  • 文君听琴

    源见“琴挑文君”。谓少妇寡居动情。北周庾信《岁晚出横门》诗:“智琼来劝酒,文君过听琴。”

  • 画麒麟阁

    同“画麒麟”。唐司空图《携仙箓九首》之四:“听君总画麒麟阁,还我闲眠舴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