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海棠睡

海棠睡

《太真外传》:“上皇登沈香亭,诏太真妃子。妃子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笑曰:‘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后以“海棠睡”形容美人醉睡风韵。明袁宏道《宫簟》诗:“华清日高海棠睡,一片温玉沉秋云。”


【典源】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东坡作海棠诗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事见《太真外传》,曰:“上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子。妃子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

【今译】 唐玄宗得到杨贵妃(小字玉环,曾号太真)后宠爱异常,两人朝夕相伴。有次玄宗登沉香亭,让人召杨贵妃来。杨贵妃当时正晨醉未醒,又命力士带侍女将她扶来。杨贵妃脸带醉色,未曾梳妆。不能再拜。玄宗笑道:“这哪里是妃子醉,简直是海棠睡未足的样子嘛。”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女子醉态、睡态; 或用以咏海棠。

【典形】 妃子睡、海棠半醉、海棠梦、海棠睡、好花如睡、睡海棠、太真妃初睡、海棠贪睡、海棠初睡。

【示例】

〔妃子睡〕 宋·朱淑真《海棠》:“曾比温泉妃子睡,不吟西蜀杜陵诗。”

〔海棠半醉〕 元·白朴《东墙记》:“似海棠半醉春睡重,鲛绡上绿鬓拥。”

〔海棠梦〕 元·乔吉《卖花声·太平无氏楼会集》:“杨柳帘前按舞娇,海棠梦里醉魂销。”

〔海棠睡〕 明·袁宏道《宫簟》:“华清日高海棠睡,一片温玉沉秋云。”

〔好花如睡〕 清·唐孙华《汪见三新移溪亭书室》:“日暖银塘散晓烟,好花如睡柳如眠。”

〔睡海棠〕 宋·陆游《久雨骤晴山园桃李烂熳》:“直令桃李能言语,何似多情睡海棠。”

〔太真妃初睡〕 元·张养浩 《清江引·咏秋日海棠》:“锦帐遮寒威,银烛添春意,端的是太真妃初睡起。”


猜你喜欢

  •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后因以“仰不愧于天俯不作

  • 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明.无名氏《渔樵闲话》一折:“似我山间林下的野人,无荣无辱,任乐任喜,端的是信口开河,随心放荡,不受拘束。”《红楼梦》三九回:“村老老是信口开河。”亦作“信口开合”。元.王实甫《西厢记》二本

  • 卷怀

    《论语.卫灵公》:“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刘宝楠正义:“卷,收也。怀,与‘褱’同,藏也……卷而怀之,盖以物喻。”后以“卷怀”谓藏身隐退,收心息虑。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意得则舒怀以命笔,

  • 鸿鳦满纸

    源见“越凫楚乙”。形容书写潦草,不可分辨。明沈德符《野获编.士人.徐文长》:“令故为徐所轻,衔之方入骨,按君暂起辄泚笔涂抹之,比取则鸿鳦满纸,几不可辨矣。”【词语鸿鳦满纸】  成语:鸿鳦满纸汉语大词典

  • 郭讷言佳

    《太平御览》卷五七〇引邓粲《晋纪》:“太子洗马郭讷,字敬言,尝入洛观伎人歌,言佳。石崇问其曲,讷不知。崇笑:‘卿不识曲,那得言佳?’讷答:‘譬如见西施,何必识其姓名,然后言美。’崇无以难。”石崇认为郭

  • 云雨巫山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音zú,高峻而险)兮直上(言云气像高耸险恶的山头,直冲而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

  • 丰城剑气

    晋王嘉《拾遗记.昆吾山》载:相传昔吴国武库中的兵刃铁器俱被黄、白二兔食尽,杀之,腹有铁胆肾。王乃召剑工,令铸其胆肾以为剑,一雌一雄,后以石匣埋藏。及晋中兴,夜有紫气冲斗牛。张华使雷焕为丰城县令,掘而得

  • 陶白

    源见“陶白之资”。指陶朱公、白圭。借指商贾。晋葛洪《抱朴子.守塉》:“奇士之居也,进则侣鸿鸾以振翮,退则参陶 白之理生,仕必霸王,居必千金。”【词语陶白】   汉语大词典:陶白

  • 争桑

    指春秋时楚国与吴国女子为争采边地之桑叶而互相仇杀攻打。后用此典比喻因民间争端而引起战祸。当初,楚国边境城卑梁(今安徽天长县西北)氏少女与吴国边境城女子为采摘桑叶之事争吵,两家发怒,互相仇杀;两国边城的

  • 萋毁

    《诗经.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太甚。”汉.《毛诗传》:“萋斐,文章相错也。”“萋斐”形容贝锦的花纹交错。《诗经.小雅.巷伯》有“萋兮斐兮”句,比喻谗言致人于罪,如同妇女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