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温:温顺。良:善良。恭:恭敬。俭:俭朴。让:谦让。 意谓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来获得某种地位和待遇。语出《论语.学而》:“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三国志.魏志.荀攸传》裴松之注引《魏书》:“荀公达真贤人也,所谓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猜你喜欢

  • 剑挂孤松

    参见“季札挂剑”。

  • 顺非而泽

    泽:润色。 对于错误的言行,不仅表示顺从,而且还加以润饰。语出《荀子.宥坐》:“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魏书.李谧传》:“

  • 维鹈在梁

    同“维鹈”。《花月痕》四二回:“情动飞天,诚输阵将;维鹈在梁,令人怏怏。”

  • 翟公冷落

    同“翟公门冷”。宋陆游《书感》诗之一:“翟公冷落客散去,萧尹谴死人所怜。”

  • 三千击浪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周在《逍遥游》篇中,描写大鹏鸟迁徙南冥时,气势磅礴,能扶摇直上飞腾,能水击三千里。后用为比喻壮举之典。唐.李隆基《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三千初击浪

  • 吴鸿扈稽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既宝莫邪,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血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王曰:‘为钩者众,而子独

  • 出处进退

    同“出处语默”。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败,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并列 出仕或隐

  • 谈无

    《晋书.王衍传》:“魏 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

  • 终军意气

    同“终军弃?”。唐黄滔《段先辈第二启》:“来则无终军意气,动则有杨朱歧路。”

  • 布衣蔬食

    穿粗布衣服,吃粗糙饭食。形容生活俭朴。王烈(约141-218年),字彦方,早年有盛名,通识治道。他办学校,救济灾民。他所居的地方民风淳厚,行人路不拾遗。诸侯都亲自前去拜访他,询问如何施政。他立志不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