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湘竹泪染

湘竹泪染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日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湘水去岸三十里许有相思宫、望帝台。昔舜南巡而葬于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与恸哭,泪下沾竹,竹文上为之班班(斑斑)然。”(见《龙威秘书》)

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又见《艺文类聚》“竹”引《湘川记》:“舜巡狩苍梧而崩,二妃不从,思忆舜,以泪染竹,竹尽为班(通斑)。”唐徐坚所编《初学记》一书卷二十八“竹”引张华《博物志》所载事同,文字稍异。

关于舜与二妃为湘君和湘夫人的记述颇多。屈原《楚辞.九歌》中有《湘君》和《湘夫人》的篇章。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认为既然《楚辞.九歌》有湘君、湘夫人,夫人是尧女,则湘君当是舜。因为湘、桂一带多斑竹,后人便把二者联系起来,附会敷演,而成为一个表现钟情思念的哀婉动人故事。这样,既使二妃的悲哭留下了斑竹的“见证”,又使湘竹因帝子的传奇而焕发出生动绚丽的光彩。

北朝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城崩杞妇之哭,竹染湘妃之泪。”唐岑参《岑嘉州集》卷一《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水》诗:“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白居易《长庆集》卷十一《江上送客》诗:“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猜你喜欢

  • 歌牛下

    源见“宁戚饭牛”。形容寒士悲歌以求世用。唐高適《苦雪》诗之四:“安能羡鹏举,且欲歌牛下。”

  • 杯弓市虎

    源见“杯弓蛇影”、“三人成虎”。谓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詧盦《学界风潮记.天津商学界之活动》:“同时传来上海有罢市之说,以致杯弓市虎,危机伺伏,人心恐惶,险状万分。”其他 酒杯中有老蛇,闹市上

  • 烹犬藏弓

    同“烹狗藏弓”。《南齐书.垣崇祖张敬儿传赞》:“敬儿莅雍,深心防楚,岂不劬劳,实兴师旅,烹犬藏弓,同归异绪。”见“烹狗藏弓”。《南齐书·垣崇祖张敬儿传赞》:“敬儿莅雍,深心防楚,岂不劬劳,实兴师旅,~

  • 谢家轻絮

    源见“咏絮”。称美柳絮。唐李商隐《江东》诗:“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词语谢家轻絮】  成语:谢家轻絮汉语大词典:谢家轻絮

  • 橘中仙

    同“橘中叟”。清袁枚《杂诗八首》之八:“此时橘中仙,当日民之爹。”

  • 啸起青苹

    参见:风生苹叶

  • 子房椎

    同“博浪椎”。喻指强大的攻击。清李渔《玉搔头.弄兵》:“宝盖笼头,不怕子房椎,自天而下。”

  • 计日

    《后汉书.羊陟传》载:羊陟,字嗣祖。拜侍御史,再迁冀州刺史,为官清廉。“帝嘉之,拜陟 河南尹。计日受奉,常食干饭茹菜,禁制豪右,京师惮之”。后以“计日”称扬地方官吏清廉克己。唐崔桐《题桐庐李明府官舍》

  • 亦趋亦步

    同“亦步亦趋”。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下》:“兹及为矩为规,亦趋亦步。”见“亦步亦趋”。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下》:“兹及为矩为规,~。”【词语亦趋亦步】  成语:亦趋亦步汉语大词典:亦趋亦步

  • 掉舌下之

    同“掉舌灭寇”。《新唐书.柏耆传》:“且言:愿得天子一节,驰入〔王承宗〕镇,可掉舌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