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灶下养

灶下养

同“灶养”。清袁枚《与岳水轩》书:“就使有功,则生子乃真是灶下养矣。为中郎将尚且被人耻笑,而况其未必乎!”


【词语灶下养】   汉语词典:灶下养

猜你喜欢

  • 尘土渴心

    源见“渴尘”。指迫切想见旧友的心情。宋黄庭坚《苏李画枯木道士赋》:“去国期年,见似之者而喜矣,况余尘土之渴心。”

  • 伯俞泣杖

    汉.刘向《说苑.建本》:“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注:笞,用竹板打),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衰,不能使痛,是以泣也。’”汉朝时,梁人韩伯俞性恭孝

  • 百年谐老

    同“百年偕老”。明顾大典《青衫记.坐湿青衫》:“总只是朝云暮潮。呀,总不如百年谐老。”见“百年偕老”。元·无名氏《集贤宾》:“美满恩深情厚,愿~,共守白头。”△祝颂婚姻美满。【词语百年谐老】  成语:

  • 出奇致胜

    同“出奇制胜”。《老残游记》七回:“〔刘仁辅〕在嵩山 少林寺学拳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致胜处,于是奔走江湖,将近十年。”见“出奇制胜”。《老残游记》7回:“(刘仁甫)在嵩山少林寺学拳棒,

  • 耕莘

    《孟子.万章上》载:相传伊尹未遇汤时耕于莘野,隐居乐道。后用为贤士在野的典实。宋魏了翁《送从子令宪西归》诗:“须知陋巷忧中乐,又识耕莘乐处忧。”【词语耕莘】   汉语大词典:耕莘

  • 幽人贞吉

    《周易.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唐.孔颖达疏:“履道坦坦者,易无险难也。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履卦》所谓“幽人贞吉”意思是说幽隐之人能守正得吉。后因用作咏隐士的典故

  • 五月飞霜

    同“六月飞霜”。唐李白《古风》之三七:“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词语五月飞霜】  成语:五月飞霜汉语大词典:五月飞霜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止:语助词。景行:高尚的德行。 仰望高山,效法大德。 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语出《诗.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淮南子.说山训》:“撰良马者,非以逐狐狸,将以射

  • 头颅行万里

    《后汉书.袁绍传》:“十二年,曹操征辽西,击乌桓。(袁)尚、熙战败,乃与亲兵数千人奔公孙康於辽东。……康叱伏兵禽之,坐於冻地。尚谓康曰:‘未死之间,寒不可忍,可相与席。’康曰:‘卿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

  • 齐宫怨

    源见“齐蝉”。指蝉的苦苦鸣叫。清王昶《台城路.蝉》词:“千秋未了齐宫怨,年年断魂谁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