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

热得烫手,又作“炙手而热”。比喻权贵气焰之盛。见唐崔铉之事迹。崔铉,字台硕,生卒年月不详,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人。进士出身。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拜宰相。后因与李德裕有隙,罢为陕虢(guó国)观察使。宣宗即位后,又擢为河中节度使,再拜相。他与郑鲁、杨绍复、段瓌、薛蒙等人颇相友善,经常让这几人参议政事,因此当时流传着“郑、杨、段、薛,炙手可热;欲得命通,鲁、绍、瓌、蒙”之句。后出为淮南节度使,兼宣歙池观察使。

【出典】:

新唐书》卷160《崔铉传》4974页:“铉所善者郑鲁、杨绍复、段瓌、薛蒙,颇参议论,时语曰:‘郑、杨、段、薛,炙手可热;欲得命通,鲁、绍、瓌、蒙。’帝闻之,题於扆(yǐ椅)。”

【例句】:

唐·崔颢《长安道》:“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 唐·白居易《放言》之四:“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宋·辛弃疾《念奴娇·用韵答傅先之》:“炙手炎来,掉头冷去,无限长安客。” 元·高明《琵琶记·伯喈思家》:“我夫人虽贤慧,争奈老相公之势,炙手可热。” 清·张廷玉等《明史·董传策传》:“(严)嵩久握重权,炙手而热。” 清·洪升《长生殿》:“中书独坐揽朝权,炙手威风赫烜。”


述补 炙,烤。手一接近,就感到其热烫人。比喻权势盛,气焰高。语出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李国文《花园街五号》:“而刘钊,不但住进了花园街五号,还成了吕况的影子内阁,~的人物,更多地起着智囊的作用。”※炙,不读作jiǔ。△贬义。多用于描写权势方面。也作“炙手而热”。


【典源】 唐·杜甫《丽人行》.诗:“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唐·韦述《两京新记》:“安乐公主,上之季妹也。附会韦氏,热可炙手,道路惧焉。”宋·王谠《唐语林》卷四:“开成、会昌中,……又曰: ‘郑杨段薛,炙手可热。’”

【今译】 唐中宗的小女儿安乐公主,为韦后所生,备受宠爱,与韦氏一族恃势骄横,势焰熏天,仿佛一伸手靠近就感到被烫,令人畏忌。此语为唐时俗语。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权贵势焰很盛。

【典形】 莫炙权门火、炙手、炙手可热、炙手威风、炙手炎、炙手成热。

【示例】

〔莫炙权门火〕 宋·黄庭坚《赠赵言》:“有手莫炙权门火,有口莫辩荆山玉。”

〔炙手〕 唐·白居易《放言》之四:“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炙手可热〕 唐·崔颢《长安道》:“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

〔炙手威风〕 清·洪升《长生殿》:“中书独坐揽朝权,炙手威风赫烜。”

〔炙手炎〕 宋·辛弃疾《念奴娇·用韵答傅先之》:“炙手炎来,掉头冷去无限长安客。”


【词语炙手可热】  成语:炙手可热汉语词典:炙手可热

猜你喜欢

  • 半路出家

    比喻中途改行。《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有个官人,姓刘名贵,字君荐,祖上原是有根基的人家。到得君荐手中,却是时乖运蹇。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偏正 比喻

  • 系铃解铃

    同“解铃还须系铃人”。清昭梿《啸亭杂录.王述庵书》:“倘执事以系铃者解铃,则日月之更,民皆仰之矣。”《黄绣球》五回:“如果事由他起,则系铃解铃,原须一人。”见“解铃还是系铃人”。《黄绣球》5回:“我不

  • 太上忘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太上:指圣人。“太上忘情”意谓圣人不为情感所动。清.林觉民《与妻书》:“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

  • 五千言

    《史记.老子列传》:“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共五千字,故后以“五千言”指《道德经》,或用为说道家事之典

  • 刘昆善政

    源见“渡虎”。称扬地方官吏善政。宋陆游《虎洞》诗:“四郊无事民安静,有若刘昆多善政。”

  • 谈屑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胡毋彦国吐佳言如屑,后进领袖。”刘孝标注:“言谈之流,靡靡如解木出屑也。”后以“谈屑”指谈话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元王恽《琉璃肺》诗:“四筵谈屑霏馀烈,一缕冰浆濯素

  • 枳棘鹤

    参见:枳棘栖凤

  • 惩羹吹虀

    同“惩羹吹齑”。宋秦观《谢馆职启》:“束缊还妇,虽蒙假借之私;惩羹吹虀,尚虑谴呵之及。”见“惩羹吹齑”。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而瑰玮特绝之徒,益~羞与哙伍。”【词语惩羹吹虀】  成语:惩羹吹虀

  • 兔起鹘落,少纵即逝

    鹘( ㄏㄨˊ hú ):打猎用的一种猛禽。少( ㄕㄠ shāo ):同“稍”。逝:消失。 兔子刚起跑,鹘已猛扑下去,稍有一点放松就错过了机会。 原比喻写字、画画或作文,下笔敏捷,善于把握事物特

  • 赵岐忙

    《后汉书.赵岐传》:“(赵岐)年三十余,有重疾,卧蓐七年,自虑奄忽,乃为遗令敕兄子曰:‘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可立一员石于吾墓前,刻之曰:“汉有逸人,姓赵名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