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桓山鸟”。唐骆宾王《丹阳刺史挽词》之二:“恻怆桓山羽,留连《棣华》篇。”
见“意气扬扬”。华夏《圆明秋色》:“从里面~地出来两个人——一个法国男人和一个中国女人。”
同“蛮触交争”。清尤侗《贺新郎.端午和刘潜甫韵》词:“又看尽蛮争触怒。读破《离骚》还痛饮,叹吴侬更比湘累苦。”【词语蛮争触怒】 汉语大词典:蛮争触怒
同“一壶中”。元许有壬《琳宫词次安南王韵》:“一壶天地浑无迹,只有清风动竹声。”
参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词语千里始足下】 成语:千里始足下汉语大词典:千里始足下
《书.泰誓》:“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
同“台星坼”。清钱谦益《送马巽倩归会稽》诗:“台阶中坼卷舌曲,斗间索口还峥嵘。”
《三国志.蜀先主传》:“〔先主〕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后因以“两耳垂肩”为富贵之相。鲁迅《伪自由书.文字上的折扣》:“譬如说罢,称赞贵相是‘两耳垂肩’。”【词语两耳垂肩】 成语:两耳
同“朝衣东市”。唐杜牧《河湟》诗:“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箭不西巡。”
源见“莼羹鲈脍”。喻思乡归隐。宋陆游《自小云顶上云顶寺》诗:“故乡归去来,岁晚思鲈莼。”【词语思鲈莼】 汉语大词典:思鲈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