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牛山下涕

牛山下涕

晏子春秋.谏上十七》:“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之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晏子对曰:‘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使勇者常守之,则灵公、庄公将常守之矣。数君者将守之,则吾君安得此位而立焉!以其迭处之,迭去之,至于君也,而独为之流涕,是不仁也。不仁之君见一,谄谀之臣见二,此臣之所以独窃笑也。’”《列子.力命》、《韩诗外传》十卷十一章亦载此事。后以“牛山下涕”谓不知厌足,为人生短暂而悲叹。清顾炎武《齐祭器行》:“牛山下涕何悲苦,岁久光华方出土。”


【典源】《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这独笑,何也?’晏子对曰:‘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 使勇者常守之,则庄公、灵公将常守之矣。数君者常守之,则吾君安得此位而立焉? 以其迭处之,迭去之,至于君也,而独为之流涕,是不仁也。不仁之君见一,谄谀之臣见二,此臣之所以独窃笑也。’”《列子·力命》等亦载。

【今译】 春秋时齐景公与群臣登牛山游赏,景公北望其国城不禁流泪道:“怎么能丢下这壮美的江山去死呢?”随从之臣也跟着哭泣。只有晏子在一边窃笑。景公不禁对晏子发怒道:“我今天因游赏而生悲感,别人也哭泣,你为什么独自发笑?”晏子道:“如果让贤明的君王长生,则太公、桓公将长据君位,如果让勇武的君王长生,则庄公、灵公将长守君位。这几位君王长生,您怎么还能做君王呢? 正因为这样一代代继承下来,才传到您这里,而您偏偏要为不得长保君位而悲伤,这是不仁啊。我所以才窃笑。”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感伤世代更迭,人世沧桑。

【典形】 景公齐山、牛山哀泣、牛山悲、牛山泪、牛山叹、牛山下涕、齐景升丘山、更上牛山、牛山万古哀、牛山挥涕、牛山滴、牛山客、牛山沾衣。

【示例】

〔景公齐山〕 南朝梁 · 江淹 《泣赋》:“若夫景公齐山、荆卿燕市、孟尝闻琴、马迁废史。”

〔牛山哀泣〕 三国·曹植《感节赋》:“慕牛山之哀泣,惧平仲之我笑。”

〔牛山悲〕 唐·李白 《君子有所思行》:“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牛山叹〕 晋·陆机 《齐讴行》:“鄙哉牛山叹,未及至人情。”

〔牛山下涕〕 清·顾炎武《齐祭器行》:“牛山下涕何悲苦,岁久光华方出土。”

〔齐景升丘山〕 魏·阮籍《咏怀》之三十二:“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词语牛山下涕】  成语:牛山下涕汉语词典:牛山下涕

猜你喜欢

  • 子真耕谷口

    源见“谷口子真”。指隐居。唐张乔《七松亭》诗:“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

  • 乌焉亥豕

    见“鲁鱼亥豕”。

  • 画眉楼

    源见“张敞画眉”。指闺房。唐刘损《愤惋诗》之三:“买笑楼前花已谢,画眉楼下月空残。”

  • 犁王庭

    同“犁庭扫穴”。《明史.翁万达传》:“河套本中国故壤,成祖三犁王庭,残其部落。”按,此谓明成祖三征漠北,扫荡蒙元残余。

  • 黥阵

    《史记.黥布列传》:“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望布军置陈如项籍军,上恶之。”秦末英布(受黥刑后称黥布)起义,是善战的勇将,他反叛汉高祖,会战于甀,列阵如同项羽一样,十分严谨。后遂用为称美才能之典。唐.杜

  • 照水燃犀

    源见“犀照牛渚”。烛照水下怪物。借指洞察奸邪。宋吴渊《念奴娇》词:“追念照水燃犀,男儿当似此,英雄豪杰。”

  • 犬马之心

    人臣对君主表示尽忠的卑词,谓效忠于君主,如犬马之报答主人。《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偏正 比喻臣对君或仆对主的忠诚之心。语本《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下诏有司,因盛

  •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公愤始末告乡人父老兴学书〉》:“差以毫厘,谬以千里,造因不良,恶果是生。”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词语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 射龟

    六朝.佚名《燕丹子》载:燕太子丹为刺杀秦王,请来荆轲,照料无微不至,恐有不周之处。一次,二人在东宫观赏池水,“见一大龟浮出水面,荆轲捡瓦击龟,太子便命人取金丸给荆轲,代瓦击射”。战国时,燕太子丹非常敬

  • 孟尝君黄齑社

    《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注:属,联系,撮合),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黄齑社”出自战国齐冯谖弹铗的故事,是说孟尝君的最下一等宾客,“食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