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玉笋班

玉笋班

笋,竹类的嫩茎和芽。比喻才士众多,如笋并立。出自唐李宗闵事迹。李宗闵(?-847年),字损之,唐宗室,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进士,后历任华州参军事、洛阳尉、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驾部郎中等职。穆宗在位期间,又曾两次为中书舍人。宝历初(825年)进位兵部侍郎。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为宰相,大和九年(835年)以朋党之故被贬为潮州司户,后又曾任杭州刺史、太子宾客、湖州刺史等。会昌中,因与刘稹(zhěn枕)交通,出为封州刺史,再贬郴(chēn琛)州司马,后死于贬所。史载,他在中书舍人任上典贡举时,所取多当时知名之士,如唐冲、薛庠、袁都等,世谓之“玉笋”。

【出典】:

新唐书》卷174《李宗闵传》5235页:“俄复为中书舍人,典贡举,所取多知名士,若唐冲、薛庠、袁都等,世谓之‘玉笋’。”

【例句】:

宋·王禹偁(chēng称)《赠礼部宋员外阁老诗》:“锦窠官重真殊拜,玉笋班清君一身。” 宋·张元干《奉送晁伯南归金溪》:“文元勋业金瓯字,昭德风流玉笋班。” 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愿得早居玉笋朝班上,伫看金瓯姓字香。” 明·汤显祖《紫钗记》:“送你上朝班玉笋有精神,做得个画凌云第一人。”


【典源】 唐·赵璘《因话录》卷三:“李相国武都公知贡举,门生多清秀俊茂,唐冲、薛庠、袁都辈,时谓之玉笋。”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末朝士中有人物者,时号‘玉笋班’。”《新唐书·李宗闵传》亦载。

【今译】唐代李宗闵曾主持贡举考试事,所选取的门生都是当时知名之士,人称为“玉笋”,当时朝士中人物超群的,称为“玉笋班”。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朝官中人才俊异的人。

【典形】 朝班玉笋、玉班、玉笋班、玉笋朝班、玉笋班行。

【示例】

〔朝班玉笋〕 明 · 汤显祖 《紫钗记》:“送你上朝班玉笋有精神,做得个画凌云第一人。”

〔玉班〕 明·汤显祖《紫钗记》:“玉班丞相府,花事洛阳春。”

〔玉笋班〕 宋·张元干《奉送晁伯南归金溪》:“文元勋业金瓯字,昭德风流玉笋班。”

〔玉笋朝班〕 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愿得早居玉笋朝班上,伫看金瓯姓字香。”


【词语玉笋班】   汉语词典:玉笋班

猜你喜欢

  • 积善余庆

    多为善行的人家,子孙也能得到福佑。《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文选·刘峻〈辨命论〉》:“或立教以进庸惰,或言命以穷性灵。~,立教也。”【词语

  • 司马昭之心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曹髦传》:“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后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掌握军政大权,一心想篡夺帝位),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

  • 织回文

    同“织锦回文”。清李渔《怜香伴.蹴居》:“任你织回文,巧擅苏娘,终不似安机杼本分天孙。”

  • 帝女桑

    《山海经.中山经》:(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馀,赤理黄华青树,名曰‘帝女之桑’。”据传说赤帝女学道成仙,居桑树上。后遂用为咏佳树之典。唐.上官仪《春日》:“花轻蕊乱仙人杏,叶

  • 揽辔澄清

    《后汉书.范滂传》:“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按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世说新语.德行》:“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有揽辔澄清天下之志。”后固以“揽辔澄清”指官吏

  • 於陵拾李螬

    源见“仲子灌园”。指陈仲子饥饿难当时取食被虫子啃食过的李子充饥。借指廉士的困穷生活。南朝 梁何逊《聊作百一体》诗:“灵辄困桑下,於陵拾李螬。”

  • 棘刺情

    《晋书.文苑传.顾恺之传》:“(恺之)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心遂患痛。恺之因致其情,女从之,遂密去针而愈。”晋画家顾恺之爱慕邻女,女不肯从,顾画其形,用棘针刺在心上,邻女心

  • 苏黄米蔡

    指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为蔡京。清代杭世骏《订讹类编》:“张青甫云:‘宋人书例称苏黄米蔡者,谓京也。后世恶其为人,乃斥去之,而进君谟书焉,君谟在苏黄前,不应列元章后,其为京无疑

  • 忠泉出井

    《后汉书.耿恭传》载:东汉时,耿恭镇西域,驻守疏勒城,被围城的匈奴切断了水源。城内掘井十五丈仍不得水,耿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拜井,果然水泉涌出。

  • 胸有全马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人集.画马》(卷一八):“李伯时工画马,曹辅为太仆卿,太仆廨舍国马皆在焉。伯时每过之,必终日纵观,至不暇与客语。大概画马者,必先有全马在胸中。若能积精储神,赏其神俊,久久则胸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