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佐之才

王佐之才

王:帝王。佐:辅助。指具有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汉书·董仲舒传赞》说:“刘向曾称颂董仲舒有辅佐帝王建功业、治天下的大才干,即使辅佐商汤王的伊尹、辅佐周武王的吕尚这样的贤相也不过如此。至于辅佐齐桓公的管仲、辅佐齐景公的晏婴之流,不过是辅佐着霸主罢了,他们更难以与董仲舒相比了。”后以此为典,咏安邦治国的贤才。

【出典】:

汉书》卷56《董仲舒传·赞》2526页:“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通“无”)以加,管、晏之属,伯(同“霸”)者之佐,殆不及也。’”

【例句】: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之才也。’” 唐·姚思廉《梁书·孔休源传》:“董仲舒华令思何以尚此,可谓后生之准也。观其此对,足称王佐之才。” 唐·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当朝一见,许其王佐之才;行路相逢,知其美人之赠。”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之14:“地寒命且薄,徒抱王佐才。” 唐·皮日休《太湖石》:“苟有王佐才,崛起于太湖;试问欲西笑,得如兹石无?”


偏正 指有辅助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北齐书·杜弼传》:“州牧任城王澄闻而召问,深相嗟赏,许以~。”△褒义。多用于描写辅助帝王治理国家的才能或人才。→栋梁之材 倜傥之才 ↔膏粱子弟。


【词语王佐之才】  成语:王佐之才汉语词典:王佐之才

猜你喜欢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指万物。 仰观广大的宇宙,俯看繁盛的万物。 表示纵观万象,包罗一切。语出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黎笙《庄严的滑稽——〈

  • 黄衣童子

    源见“黄雀报”。喻指感恩之人。唐骆宾王《上廉察使启》:“则白羽书生,自铭恩于食稻;黄衣童子,将赛德于餐花。”

  • 食蹯

    源见“请蹯”。谓叛臣举兵刻不容缓地诛杀君王。《北史.宇文述云定兴等传论》:“率群不逞,职为乱阶,拔本塞源,裂冠毁冕。衅深指鹿,事切食蹯。”【词语食蹯】   汉语大词典:食蹯

  • 照虚耗

    宋时,京师风俗。除夕在床下放置明灯。可以照除秽恶,谓之“照虚耗”。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岁晚节物》:“至除夕明灯床下,谓之照虚耗。”【词语照虚耗】   汉语大词典:照虚耗

  • 太乙分辉

    同“太乙燃藜”。清袁于令《西楼记.缄误》:“他是多情何 贾,高才班 马,读书太乙分辉,掞赋长安腾价。”

  • 山字肩

    源见“面团团”。形容人体瘦削。宋陆游《病小减复作》诗:“吟作楚人语,耸成山字肩。”【词语山字肩】   汉语大词典:山字肩

  • 赤髭

    同“赤髭白足”。清厉鹗《雪后宝石山》诗之二:“塔院微钟断烟火,耐寒犹有赤髭僧。”【词语赤髭】   汉语大词典:赤髭

  • 倒灶

    汉扬雄《太玄经.灶》:“灶灭其火,惟家之祸。”后因以“倒灶”谓时运不济,倒霉。元王晔《桃花女》四折:“敢是这老头儿没时运,倒了灶了。”《西游记》二五回:“行者笑道:‘你遇着我就该倒灶,干我什事!’”【

  • 马角生

    同“马生角”。三国 魏曹植《精微篇》:“子丹西质秦,乌白马角生。”元王逢《书无题后》诗之三:“几年薪胆泣孤婴,一夕南风马角生。”【词语马角生】   汉语大词典:马角生

  • 狗鼠不食汝余

    同“狗猪不食其余”。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值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复前而叹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