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玩火自焚

玩火自焚

比喻想搞害人的勾当,结果反而害了自己。公元前719年,卫公子州吁杀死其兄卫桓公,自立为君。为了转移内部视线,他又联合宋、陈、蔡三国攻打郑国。鲁隐公就此询问大夫众仲,州吁这样干,结果将会怎样?众仲回答道:“玩火自焚。”

【出典】:

左传·隐公四年》:“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例句】: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东昏侯本记赞》:“东昏慢道,匹癸(夏桀)方辛(殷纣),乃隳典则,乃弃彝伦,玩习兵火,终用焚身。”


主谓 玩弄火的人反倒烧了自身。比喻冒险干不正当的或害人的事,最后自食其果。语本《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例]如果谁敢肆意发动侵略战争,那必将~。△贬义。多用于描写干坏事的人必将自食其果。→自食其果 咎由自取 自作身受


【词语玩火自焚】  成语:玩火自焚汉语词典:玩火自焚

猜你喜欢

  • 子猷

    源见“子猷惜此君”。借指知音者。五代齐己《溪斋》诗之一:“子猷何处在,老尽碧琅玕。”【词语子猷】   汉语大词典:子猷

  • 清角

    源见“晋君听琴”。指高妙的、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配听的音乐。三国 魏曹丕《善哉行》诗:“《清角》岂不妙,德薄所不任。”【词语清角】   汉语大词典:清角

  • 姗姗其来

    见“姗姗来迟”。《海上花列传》3回:“孙素兰去后,周双珠方~。”

  • 士死知己

    《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后因以“士死知己”谓士人愿为知己者牺牲性命。三国 魏曹操《祀故太尉乔玄文》:“士死知己,怀此无忘。”见“士为知己者死”。汉·曹操《

  • 星郎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帝纪》:“(明)帝遵奉建武制度,无敢违者。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众星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

  • 玉清冰洁

    犹玉洁冰清。宋 高观国《花心动.梅意》词:“碧藓封枝,点寒英、疏疏玉清冰洁。”见“冰清玉洁”。宋·高观国《花心动·梅意》:“碧藓封枝,点寒英、疏疏~。”【词语玉清冰洁】  成语:玉清冰洁汉语大词典:玉

  • 徐偃

    《尸子》卷下:“徐偃王有筋而无骨。”《荀子.非相》:“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杨倞注:“徐,国名。僭称王。其状偃仰而不能俯,故谓之偃王。”后用以形容书法柔弱不挺之状。《晋书.王羲之传论》:“子云近出

  • 河阳一县花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一《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唐.白居易《白氏六帖》卷二十一:“潘岳为河阳令,树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晋代河阳令潘岳,曾于所辖县地遍种桃李,时人有

  • 橘里人

    同“橘中叟”。清 黄鷟来《挽赵来夫和其重游华首台》诗:“卧高不碍粱边枕,弈罢终同橘里人。”

  • 青腰玉女

    同“青女”。明袁宏道《雁字》诗:“青腰玉女霜前牍,大翮先生化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