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疾恶如仇

疾恶如仇

疾亦作“嫉”。憎恨坏人坏事,如同誓不两立的仇敌。形容人的正义感极强。《晋书.傅咸传》:“咸字长虞,刚简有大节,风格峻整,识性明悟,疾恶如仇,推贤乐善。”


主谓 痛恨坏人坏事如对仇敌一样。形容人爱憎分明,正义感极强。语出汉·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如仇。”峻青《海啸》4章:“这个~的姑娘,最见不得邪恶和阴谋。”※恶,不读作ě或wù。△褒义。多用于赞扬人的正义感。→同仇敌忾 深恶痛绝 ↔认贼作父 同流合污。也作“疾恶如雠”、“疾恶若仇”、“嫉恶如仇”、“嫉恶若仇”。


【词语疾恶如仇】  成语:疾恶如仇汉语词典:疾恶如仇

猜你喜欢

  • 祸从口出

    祸多因说话不慎而生。晋代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见“祸从口出,患从口入”。鲁迅《华盖集续编·再来一次》:“在这样‘~’之秋,给自己也辩护得周到一点罢。”【词语祸从口出】  成语:祸从口出

  • 丽淫

    源见“丽则”。谓艳丽而浮靡。唐刘知幾《史通.核才》:“但自世重文藻,词宗丽淫,于是沮诵失路,灵均当轴。”【词语丽淫】   汉语大词典:丽淫

  • 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同衾:谓同被而寝。穴:墓穴。 活的时候就同床共被,死了以后就合葬一墓。 形容夫妻相爱之坚。语出《诗.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后多引作〔生则同衾,死则共穴〕。元.白朴《墙头马上》三折:

  • 放诸四海而准

    见“放之四海而皆准”。

  • 白日铭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四:“滕公驾至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椁。滕公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其文,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以问叔孙通,通曰:‘

  • 杨叶穿的

    同“穿杨叶”。唐王起《和周侍郎见寄》:“杨叶纵能穿旧的,桂枝何须受新香。”

  • 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

    见〔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

  • 滔滔者天下皆是

    滔滔:水势盛大的样子。 洪水弥漫,到处都是。 比喻社会到处纷乱。或不良风气普遍存在。语出《论语.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明.李贽《焚书.复邓石阳》:“然而世间惟下下人最多,所谓滔

  • 日月合璧

    源见“珠连璧合”。谓日月同升,古人附会为祥瑞。清钱泳《履园丛话.祥异》:“乾隆二十五年八月,钦天监奏称:明年元日午时,日月合璧,五星连珠。”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八月朔旦,日月合璧,五星连珠

  • 鱼鸟

    同“鱼书雁帖”。唐 林宽《和友人贼后》:“江山犹未静,鱼鸟欲何归?”《庄子.大宗师》:“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后因以“鱼鸟”代指梦境。宋梅尧臣《和原甫早赴紫宸朝待旦假寐》:“烛房犹照衣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