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目光在牛背

目光在牛背

晋书.王衍传》载:王衍一次被族人打中嘴巴,与王导坐牛车回家途中,心中气愤,取镜自照,因怕王导看透心事,故意装作漫不经心地说“尔看吾目光乃在牛背上”。后因以“目光在牛背”形容对世事漠不关心。宋张元幹《水调歌头.赠汪□秀才》词:“好是橘封千树,正恐楼高百尺,湖海有元龙。目光在牛背,马耳射东风。”


【典源】《世说新语·雅量》:“王夷甫尝属族人事,经时未行,遇于一处饮燕,因语之曰:‘近属尊事,那得不行?’族人大怒,便举樏 (lei) 掷其面。夷甫都无言,盥洗毕,牵王丞相臂,与共载去。在车中照镜语丞相曰:‘汝看我眼光,迺出牛背上。’”《晋书·王衍传》亦载,后作“谓导曰:‘尔看吾目光乃在牛背上矣。’”

【今译】 晋代王衍字夷甫,曾有事托付族人去办,但过了很久那人也未办。在一处饮宴正巧遇上,王衍问他:“托付你的事,为什么不办?”族人大怒,用食盒掷他。王衍不争执,与丞相王导共乘车而去。在车中照镜子对王导说:“你看我的目光在牛背上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目光锐利有英气。

【典形】 电光射牛、目光在牛背、牛背烂烂、射车牛、眼光射背、目光射车牛。

【示例】

〔电光射牛〕宋·范成大《送王仲显赴琼筦》:“电光射牛书过目,虹气干斗酒淋衣。”

〔目光在牛背〕 宋·张元干《水调歌头·赠汪秀才》:“目光在牛背,马耳射东风。”

〔牛背烂烂〕 宋·陆游《楼上醉书》:“牛背烂烂电目光,狂杀自谓元非狂。”

〔射车牛〕 宋·陆游《忆昔》:“诗思已惭驰阵马,目光犹觉射车牛。”

〔眼光射背〕 清·唐孙华《题李元埜骑牛图》:“眼光射背心不平,何似山中骑觳觫。”


猜你喜欢

  • 铜雀砚

    同“铜雀瓦”。清袁于令《西楼记.检课》:“悄书斋树阴满窗,铜雀砚墨花轻漾。”【词语铜雀砚】   汉语大词典:铜雀砚

  • 凝霜木稼

    《旧唐书.让皇帝宪纪》:“让皇帝宪,本名成器,睿宗长子也……(开元)二十九年冬(十月),京城寒甚,凝霜封树,时学者以为《春秋》‘雨木冰’即此是。亦名树介,言其象介胄也。宪见而叹曰:‘此俗谓树稼者也。谚

  • 古隧见母

    《左传.隐公元年》:“(郑庄公)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

  • 当门兰

    《三国志.周群传》:“裕(张裕)又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人密白其言……先主常衔其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诸葛

  • 文过饰非

    文:掩盖。过:过失。饰:掩饰。非:错误。指用虚假好听的言词来掩饰过失和错误。 陈庆镛(?-1858年),字颂南,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选庶吉士(练习办事),累升至御史,

  • 石窌妻

    《左传.成公二年》:“齐侯见保者,曰:‘勉之,齐师败矣!’辟女子。女子曰:‘君免乎?’曰:‘免矣!’曰:‘锐司徒免乎?’曰:‘免矣!’曰:‘苟君与吾父免矣,可若何?’乃奔。齐侯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

  • 同泰寺

    佛教寺名。寺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朝梁武帝萧衍所建。为宣扬佛法萧衍曾多次行幸同泰寺,自加苦行,并让公卿以下官员,献钱求赎,即用钱来抵消自己的罪过。【出典】:《梁书》卷3《武帝本纪下》71、73、75页:

  • 同工异曲

    见“异曲同工”条。见“异曲同工”。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词语同工异曲】  成语:同工异曲汉语大词典:同工异曲

  • 远水难救近火

    见“远水不救近火”。《隋唐演义》91回:“贼势方张,渐逼京师,外兵未能遽集,所谓~。”【词语远水难救近火】  成语:远水难救近火

  • 江州司马青衫泪

    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鸣。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前小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