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知鱼之乐

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曾为梁相,善辩,他是庄子的好友)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鯈,音yòu,即白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是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关于是否知鱼之乐的一次辩论。

庄子最后一段话的意思是:你刚才的话离开了本题,请回到问题的本源去。你不是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这就是说,你惠施是知道我说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向我发问的。按照你的话,你虽不是我,也是可以知道我的;同样的道理,我虽然不是鱼,也是可以知道鱼的:在濠梁之上,我体察到游鱼之乐,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知鱼之乐”的故事与“庄生梦蝶”的故事同样都反映了庄周主张消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物化论”。这是一种主观唯心论指导下的相对主义观点。“知鱼之乐”可用以表达与物同化,游乐旷达的思想情怀。

宋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诗》:“般(搬)斤(斧)思郢质(见本书y部‘运斤成风’),鲲化(鲲鹏)陋鯈濠(濠,水名,本句指濠中之鲦不可与鲲相比,以比诗说)。”后句即暗用此典。陆游《剑南诗稿》卷五三《江亭》:“濠上观鱼非至乐,管中窥豹岂全斑。”


述宾 知道鱼的快乐。比喻认知之不易和准确判断的困难。语出《庄子·秋水》:“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例]庄子是先有逍遥闲适心,才会~。△多用于认知方面。


【词语知鱼之乐】  成语:知鱼之乐

猜你喜欢

  • 北海呼儿

    源见“目无馀子”。形容极其狂傲。清陈学泗《鹦鹉洲吊古》诗:“愤到渔阳聊骂座,狂来北海任呼儿。”

  • 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蹊( ㄒㄧ xī 奚):田中脚步踏成的小路。喻身怀美质,勿需宣扬自然为人所知。

  • 登高落帽

    源见“孟嘉落帽”。咏名士重阳游赏,风流洒脱。元许有壬《摸鱼子.次明初为寿韵》词:“譊譊醉语,道咫尺重阳,登高落帽,休竞汨罗渡。”

  • 不言禄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晋文公重耳)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晋公子重耳归国取得政权后,赏赐跟随他逃亡的大臣。介之推口不言禄,文公竟一时将他遗忘。介之推的母亲劝他去找问,介之推认为不

  • 莫逆之交

    源见“莫逆”。谓彼此志同道合、有深厚的友谊。亦指情投意合的朋友。《魏书.眭夸传》:“少与崔浩为莫逆之交。”《老残游记》七回:“此人当年在河南时,我们是莫逆之交。”偏正 莫逆,不抵触、不违背。志同道合或

  • 巴音

    同“巴人下里”。前蜀韦庄《三用韵》诗:“铮鏦闻郢唱,次第发巴音。”

  • 丰年瑞

    南朝 宋谢惠连《雪赋》:“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沴于阴德。”后因以“丰年瑞”谓冬天所降的大雪。唐孟浩然《和张丞相春朝对雪》:“不睹丰年瑞,安知燮理才。”明陈继儒《辟寒部》二引无名氏词:“看来不似飞

  • 紫玉烟

    同“紫玉化烟”。清袁枚《题虎丘仰苏楼八首兼赠祖印上人》诗之五:“草没金凫影,风消紫玉烟。”王闿运《采芬女子墓志铭》:“出郊而望,但见紫玉之烟;舞鹤归来,俱入泉台之镜。”

  • 千里姻缘一线牵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四回:“依老孙说,你在这里也好,自古道‘千里姻缘似线牵’。”古代传说,月下老人常为人间男女冥冥中作媒,只要他把红绳拴系在男女二人足上,即使远隔千里,也不论遇到多少曲折,终不得

  • 丹桂曾攀玉兔宫

    源见“蟾宫折桂”。喻科举及第。闽徐夤《送王校书往清源》诗:“清歌早贯骊龙颔,丹桂曾攀玉兔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