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石人

石人

指王太后怒说汉武帝刘彻是没有思想主见的石头人。后以此典比喻徒有人形,不知好坏。王太后(?——前125年),姓王名娡(Zhì至),右扶风槐里县(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人。汉景帝刘启皇后,即史称“孝景后”,她生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汉武帝刘彻,她胞兄王信被封为盖侯;田蚡(Fén坟)、田胜都是她同母异父之弟弟。因儿子刘彻继位为汉武帝,故称她为王太后。 当时,汉武帝命群臣在朝廷争辩魏其侯窦婴与武安侯丞相田蚡为将军灌夫喝酒不敬事,因为两家都是外戚,大臣们都不敢直言,在朝廷上不敢公开辩论,无结果而散。把这经过情况报告王太后,王太后大怒,不吃饭,说道:“如今我还活着,而人家糟踏我弟弟,假使我死去后,就会像鱼肉一样,任意宰割。再说你身为皇帝难道就像没有思想主见的石头人吗!你这个皇帝还活着,大臣们都碌碌无为,随声附和;假使你死之后,这些人还可以信赖吗?”汉武帝陪礼说:“窦家、田家都是皇室外家,所以才在朝廷上辩论他们的事。如不是这样,只要一个法官就可判断完毕。”

【出典】:

史记》卷107《魏其武安侯列传》2852页:“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藉(欺凌)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且帝能为石人邪!此特帝在,即录录(通“碌碌”,碌碌无所作为;随声附和),设百岁后,是属宁有可信者乎?’上谢曰:‘俱宗室外家,故廷辩之。不然,此一狱吏(法宫)所决耳。’”

【例句】:

清·王芑孙《碑版文广例》卷6:“墓前石人,不知制所从始,……今汉制传于世者,有门亭长,有府门之卒,有停长,唐人亦谓之翁仲。”


【词语石人】   汉语词典:石人

猜你喜欢

  • 步兵鲈

    同“张翰脍”。张翰能文而放浪,时人比诸阮籍,号为江东步兵,故称。元傅若金《送唐子华嘉兴照磨》诗:“幕府初乘从事马,江城还忆步兵鲈。”

  • 金刚不坏身

    《大般涅槃经》卷三:“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又,《大宝积经》卷五十二:“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金刚之身,不可坏身,坚固之身,超于三界最胜之身。”佛经中有“金刚之身,不可坏身”之语,意谓佛身可长生不老

  • 渊明株柳

    源见“陶潜柳”。指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宋李曾伯《贺新郎.己丑为寄庭寿》词:“塞上弓刀成底事,不过腰金如斗。算不直、渊明株柳。”

  • 仪舌尚存

    源见“张仪舌”。指能说善辩的口才或建功立业的本领还在。宋邓肃《送成彦尉邵武》诗:“仪舌尚存斯足矣,卞玉那愁不识真。”

  • 焦尾枯桐

    同“焦尾琴”。《红楼梦》八九回:“黛玉笑道:〔这张琴〕虽不是焦尾枯桐,这鹤仙凤尾,还配得整齐。’”【词语焦尾枯桐】  成语:焦尾枯桐汉语大词典:焦尾枯桐

  • 迎刃而解

    如刀劈竹子,前几节劈开之后,下面的向着刀口就分开了。比喻事情容易解决。典出晋杜预之事迹。杜预事迹见前“势如破竹”条。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杜预督军伐吴。所过皆克,吴地百姓纷纷归附,彻底

  • 人不知,鬼不觉

    形容别人毫不觉察。清代翟灏《通俗编.神鬼》:“《墨予.耕柱篇》:巫马子谓,墨子之为义也,人不见而贵,鬼不见而富。元人《争报恩》、《冤家债主》等曲,俱有人不知鬼不觉语。”按《墨子.耕柱篇》作“巫马子谓子

  • 一接如旧

    犹一见如故。宋 范仲淹《天章阁待制王公墓志铭》:“余走尘土时,公一接如旧,以道义淡交者有年矣。”见“一见如旧”。宋·范仲淹《天章阁侍制王公墓志铭》:“余走尘土时,公~,以道义谈交者有年矣。”【词语一接

  • 精贯白虹

    同“精诚贯日”。清 沈磐《陈靖献公祠》诗之三:“精贯白虹随落日,魂归丹陛起悲风。”【词语精贯白虹】  成语:精贯白虹

  • 彩鸾

    源见“文箫”。借指多情美女。清龚自珍《太常行》词:“一身云影堕人间,休认彩鸾看。”【词语彩鸾】   汉语大词典:彩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