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祁寒溽暑

祁寒溽暑

祁:大。溽(rù入):湿气熏蒸。冬季大寒,夏季湿热。比喻艰苦的生活。亦作“祁寒暑雨”。出自五代郭崇韬之言。郭崇韬(?-926年)字安时,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原为李克修的帐下亲仗,后为后唐庄宗的谋臣。为人机警有才干,并能及时向唐庄宗奏明时务利害,以帮助他巩固统治。同光三年(925年)夏,洛阳天气极热,唐庄宗常择高楼避暑,后在宦官的怂恿下拟新修一楼,但又担心郭崇韬有所谏止,便对郭说:“今年太热。我从前在河上,五、六月时与贼对峙,所住的地方又低又湿,穿着铠甲与敌人战斗,但从来没有觉得热。现在居住在宽阔高大的宫殿中却无法忍受,不知是为什么?”郭崇韬回答道:“当年是因为敌人尚未平定,陛下一心只顾战争,当然顾不上什么祁寒溽暑了。现在中原马上就要太平,陛下心中无忧,所以即使是在百尺高台、宽广大殿中,也总觉得热。希望陛下常常回忆一下当年创业之艰难,这样就不会觉得暑热无法忍耐了。”

【出典】:

旧五代史》卷57《唐书三十三·郭崇韬传》767页:“崇韬奏:‘陛下顷在河上,汴寇未平,废寝忘食,心在战阵,祁寒溽暑,不介圣怀。今寇既平,中原无事,纵耳目之玩,不忧战阵,虽层台百尺,广殿九筵(yán延),未能忘热于今日也。愿陛下思艰难创业之际,则今曰之暑,坐变清凉。’”

【例句】: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陆昆传》:“陛下广殿细旃,岂知小民穷檐蔀屋,风雨之不庇;锦衣玉食,岂知小民祁寒暑雨冻馁之弗堪。”


并列 冬季严寒,夏季湿热。比喻生活艰苦。《旧五代史·唐书·郭崇韬传》:“陛下顷在河上,汴寇未平,废寝忘食,心在战阵,~,不介圣怀。”△多用于表示艰苦的生活方面。也作“祁寒暑雨”。


【词语祁寒溽暑】  成语:祁寒溽暑汉语词典:祁寒溽暑

猜你喜欢

  • 一经教子

    同“一经传训”。宋 菊翁《朝中措.庆友人》词:“人羡一经教子,君今满屋皆书。”

  • 爨桐音

    同“爨下音”。前蜀韦庄《同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韵》:“貌愧潘郎璧,文惭吕相金。但埋丰狱气,未发爨桐音。”

  • 支遁谈经

    源见“支遁买山”。借指高僧说法。五代贯休《蜀王入大慈寺听讲》诗:“只缘支遁谈经妙,所以许询都讲来。”

  • 食色性也

    食:饮食。色:女色。 饮食男女,这是人的本性。语出《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元.马致远《陈抟高卧》四折:“先生,圣人有云:‘食色性也。’好色之心,人皆有之。”《警世通言.唐解元出奇

  • 交甫佩

    源见“汉皋解佩”。喻莲子。宋刘筠《荷花》诗:“牢收交甫佩,莫遣此心违。”

  • 扫地俱尽

    《汉书.魏豹田儋等传赞》:“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尽矣。”意谓像扫地一样净光,不留余物。也用来形容破坏净尽。现多指丢尽了脸,名誉扫地。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

  • 腹尺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等焉”注引《典略.祢衡传》:“或问曰:‘曹公、荀令君、赵荡寇皆足盖世乎?’衡称曹公不甚多;又见荀有仪容,赵有腹尺,因答曰:‘文若(荀彧字)可借面

  • 魏宫妆奁

    《世说新语.巧艺》:“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引《弹棊经后序》:“自后汉冲、质已后,此艺中绝。至献帝建安中,曹公执政,禁阑幽密,至于博弈之具,皆不得妄置宫中,宫人因以金钗玉

  • 牛眠

    同“牛眠地”。清赵翼《为伟儿得葬地于金坛夏萧村感赋》诗:“忽欣来蝶梦,恰报得牛眠。”【词语牛眠】   汉语大词典:牛眠

  • 红叶之题

    同“红叶题诗”。明张景《飞丸记.旅邸揣摩》:“毕竟是百年姻眷了,数当明白。相会有日,君不见红叶之题乎?”见“御沟红叶”。明·张景《飞丸记·邸揣摩》:“毕竟是百年姻眷了,数当明白。相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