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离群索居

离群索居

亦可略作“离索”。群,原指同门朋友;索,散。离群索居。谓离开同伴而孤独地生活。子夏死了儿子,伤心地哭瞎了眼睛,曾子去安慰他。子夏哭着说,天啊!我有什么罪过啊!曾子生气地对他说,你怎么无罪,我和你共受业于孔夫子,后来你退居西河讲学,只炫耀自己,使西河地方的百姓,只知道你,而不知孔夫子,这是你的第一个过错;你死了父母,不使大家知道,潦草办完丧事,这是你的第二个错误;为死一个儿子,便伤心地哭瞎了眼睛,这是你的第三个过错。怎么还说你没有错呢?子夏听后,扔掉手杖,向曾子下拜道,是我的过错,是我的过错!我远离朋友,长期过着孤独的生活,听不到朋友的规劝,才犯了这样的错误啊!

【出典】:

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而明。尔罪三也。而曰女何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例句】:

东晋·陶潜《和刘柴桑》:“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唐·白居易《和微之四月一日作》:“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连动 索,离散,孤独。索居,单独居住。离开群体而单独生活。语本《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已久矣。”李国文《花园街五号》:“这全是有了,但~的味道,也是相当浓的。”△多用于独处。→形影相吊 形单影只 茕茕孑立 超然独处超然不群 独往独来


【词语离群索居】  成语:离群索居汉语词典:离群索居

猜你喜欢

  • 牍背千金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言狱吏于书板背后写下一语,以示勃申辩之方,周勃乃得

  • 铜楼

    《汉书.成帝纪》:“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三国魏.张晏注:“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也。”西汉成帝为太子时,曾应诏出龙楼门(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也称铜楼,太子宫门。)。后遂用为咏太子之典

  • 汉飞将军

    指李广威镇边疆,匈奴称为“飞将军”,不敢侵扰。后以此典借指勇猛善战、威名远震的军事将领。李广(?——前119年),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猿臂善射,汉文帝时,参加反击匈奴贵族攻掠之战争,为郎(皇

  • 源泉万斛

    见“万斛泉源”条。【词语源泉万斛】  成语:源泉万斛汉语大词典:源泉万斛

  • 为而弗恃

    意谓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 原是形容大自然的美德。 后也用以歌颂帝王之盛德。语出《老子》二章:“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隋书.北狄传.论》:“圣人奇谋潜运,神机密动,遂使

  • 扁舟意

    源见“范蠡扁舟”。谓避祸远隐的心意。唐 张蠙《经范蠡旧居》诗:“一变姓名离百越,越城犹在范家无。他人不见扁舟意,却笑轻生泛五湖。”【词语扁舟意】   汉语大词典:扁舟意

  • 楚妃守符

    《太平御览》卷四四一“人事部八十二”“贞女下”引刘向《列女传》曰:“楚昭贞姜者,齐侯之女,楚昭王之夫人也。昭王出游,留夫人渐台之上而去。王闻江水大至,使者迎夫人忘持符。使者至,谓夫人出。夫人曰:‘大王

  • 韩讴

    同“韩娥声”。明杨慎《折桂令带过清江引.与简西峃》:“赏春晴联辔春游,听有钟期,歌有韩讴。”

  • 钻穴

    同“钻穴逾墙”。《剪灯新话.联芳楼记》:“非不知钻穴之可丑,韫椟之可佳也。”清蒋士铨《临川梦.续梦》:“谁钻穴,是金枝贵婿,恁地无状。”【词语钻穴】   汉语大词典:钻穴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元.马致远《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四:“由你拣大处告去,只拣爱的做,你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筭来全不费功夫,可干吃了半碗腌䐶吐。”后常以为比喻费尽心机到处寻找而不得,忽一朝无意而得之。元.张国宝《相国寺公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