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薪
源见“曲突徙薪”。谓防患于未然。翟禹锡《对小吏持剑判》:“带昆吾之宝,宁惭挂树之人;弃回禄之烟,谁赏移薪之客?”
源见“曲突徙薪”。谓防患于未然。翟禹锡《对小吏持剑判》:“带昆吾之宝,宁惭挂树之人;弃回禄之烟,谁赏移薪之客?”
谷:两山中间的凹处。陵:丘陵。 高岸变成深谷,深谷变成丘陵。 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语出《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晋.习凿齿《襄阳耆旧传.牧守.杜预》:“预
源见“乘鸾”。美称箫或箫声。唐杜甫《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诗:“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唐李商隐《银河吹笙》诗:“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词语秦箫】 汉语大词典:秦箫
同“西施”。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词语西子】 汉语大词典:西子
《晋书.阮孚传》载:晋阮孚性好屐。有人去看他,他正在用蜡涂屐,并且叹息说:“未知一生当著几两屐!”后以“阮孚蜡屐”为纵情所好、自得其乐的典故。唐李瀚《蒙求》:“阮孚蜡屐,祖约好财。”【典源】 晋·裴启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后人在美好的光景不可多得或盛会不易重逢时,多借以作比。主谓 盛大的宴会难得再逢,比喻良辰美景不易重逢。唐·王勃《滕王阁序》:“胜地不常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即邵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邵平隐居长安城东,据说他种的瓜有五色,甚美,世称“东
《晋书.张华传》:“张华字茂先……器识宏旷,时人罕能测之。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陈留阮藉见之,叹曰:‘王佐之才也。’由是声名始著。”据《晋书》载,西晋学者、文学家张华(字茂先)入仕前因著有
拘谨或装成端庄严肃的态度。《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秦伐韩,军于阏与。……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
源见“孝先便腹”。形容人满腹才学。唐王维《送李补阙充河西支度营田判官序》:“补阙李公,家世龙门,词场虎步,五经在笥,一言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