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窥墙

窥墙

源见“东墙窥宋”。指女子对男子的爱慕。清李渔《蜃中楼.双订》:“我前日在书本上面看见那潘安掷果、宋玉窥墙的故事,甚是疑心,难道人间世上,就有这样标致的男子。”亦泛指对人或美好事物的倾心。清赵翼《寓斋老桂四株余到日正放花喜作》诗:“老夫也自忘衰丑,只道窥墙为玉来。”


窥墙”是关于为学的语典。意指老师的学问高深,弟子门人难以登堂入室,颜苦孔卓,难进其门。

为什么说是 “窥墙”呢?

论语·子张》: “夫子之墙数仞 ( rèn) ,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宫之富。”原来句中以比喻之法,把孔子的道德学问比作高墙内之物,一般人连门也不知道在哪里。进不了门,也就不见“宗庙”之美、“百宫”之富了,那就更谈不上登堂、入室而受真传了。由此,后世遂有 “窥墙”之说,主要是赞颂老师博大精深的学问。

武汉大学已故著名经学家黄焯先生,书房内挂有弟子门人书赠的诗幅:

头白心丹气亦张,躬承家学继章黄。

嗟予生晚徒瞻仰,咫尺难窥数仞墙。

此七言绝句即用此典。

诗句中的 “章黄”,指近代两位国学大师章太炎、黄侃,二位先生为师生关系,“章黄学派”创始人。黄焯先生系黄侃先生堂侄,入室弟子。

或谓 “窥墙”犹 “窥宋”,然少见用例。


【词语窥墙】   汉语词典:窥墙

猜你喜欢

  • 富贵浮云

    《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吃粗粮),饮水(喝冷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用不义的手段求取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他是不取的。后以“富贵浮云”表示把富贵看得

  • 祭遵布被

    《后汉书.祭遵传》:“祭遵字弟孙,颍川颍阳人也。……建武二年春,拜征虏将军,封颍阳侯。……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绔、布被,夫人裳不加缘。帝以是重焉。”祭遵为东汉名将

  •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偿:抵偿。 杀了人要抵命,欠了债要还钱。 宋元时熟语。表示理所当然。语出宋.洪迈《夷坚志支甲.卷三.方禹冤》:“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岂悠悠闲言词所可救解?”元.马致远《任风子》二折:“哦,可知道杀

  • 涸阴冰子

    《晋书.王沉传》:“〔王沉〕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随俗沉浮,为时豪所抑。仕郡文学掾,郁郁不得志。乃作《释时论》,其辞曰:‘东野丈人观时以居,隐耕污溲之墟,有冰氏之子者,出身沍寒之谷,过而问途,丈人曰

  • 龙化庙梁

    南宋.嘉泰《会稽志》卷六《禹庙》:“禹庙在县东南一十二里。……梁时修庙,唯欠一梁。俄风雨大至,湖中得一木,取以为梁,即梅梁也。夜或大雷雨,梁辄失去,比复归,水草被其上。人以为神,縻以大铁绳,然犹时一失

  • 治聋之酒

    唐.李涛《春社从李昉乞酒》诗:“社公今日没心情,为乞治聋酒一瓶。恼乱玉树将欲徧,依稀寻到第三厅。”原诗题下注云:“《石林诗话》云:俗称社日饮酒治聋。昉时为翰林学士,有月给内库酒,故涛从乞之。社公,涛小

  • 陶潜恋酒

    源见“陶令酒”。指嗜酒忘怀。唐赵嘏《赠王明府》诗:“五柳逢秋影渐微,陶潜恋酒不知归。”

  • 移盈

    《左传.襄公十四年》载:晋大夫栾书(栾武子)贤,福及其子黡(栾桓子);然黡恶,死,子盈之善未能及人,而黡之恶祸遂移盈而不可免,栾氏终于被灭。后用以为典,谓人承先祖善恶之疾,不可变易。《汉书.叙传上》:

  • 萧史秦嬴

    源见“乘鸾”。指传说中结为夫妻升仙的萧史、弄玉。唐杨凝《唐昌观玉蕊花》诗:“瑶华琼蕊种何年,萧史秦嬴向紫烟。”

  • 假雾成斑

    源见“南山雾豹”。喻潜心修身以成才德。唐顾云《上盐铁路纲判官启》:“因风托便,不借于冥鸿;假雾成斑,无惭于隐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