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笑躄斩美人

笑躄斩美人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赵国公子赵胜)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躄音bì,跛足),槃散(即蹒跚)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罢癃,音pí lóng,腰曲背驼)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逐渐)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耶?’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指谢罪)。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在战国七雄纷争中,平原君赵胜为沽贵士贱色之名,广招门客,以争锋于列国,竟违背初衷,终于杀了笑躄的美人。后以此用为贵士贱色的典故,又常用以比喻美人遭受残害的事。唐.罗虬《比红儿诗》:“陌上行人唱黍离,三千门客欲何之?若教粗及红儿貌,争肯楼前斩爱姬!”(见《香艳丛书》第三集)唐.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骂筵》:“马:兴尽且回春雪棹。阮:客羞应斩美人头。”


猜你喜欢

  • 彘肩壮樊哙

    《史记.项羽本纪》:“於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眥尽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 清江使者

    同“清江使”。明汪道昆《五湖游》:“一叶扁舟昨夜开,清江使者渡江来。禁中曾入君王梦,江上难逃网罟灾。”【词语清江使者】   汉语大词典:清江使者

  • 刺股悬梁

    同“悬梁刺股”。王实甫《西厢记》二本三折:“可怜刺股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见“悬头刺股”。清·袁于令《西楼记·检课》:“从今后~,专心致义献光明,雁塔争看姓字扬。”【词语刺股悬梁】  成语:刺股悬

  • 室迩人遥

    见“室迩人远”。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忆持国》之一:“颜红底事发先白,室迩何妨人自遥。”【词语室迩人遥】  成语:室迩人遥汉语大词典:室迩人遥

  • 高枕熟黄粱

    源见“黄粱梦”。指美梦。喻闲适遂意。宋洪适《望江南.再作》词:“谁肯甘心迷簿领,不如袖手傲家乡,高枕熟黄粱。”

  • 伐山语

    宋.王铚《王公四六话》卷上:“四六有伐山语,有伐材语。伐材语者,如已成之柱桷,略加绳削而已;伐山语则搜山开荒,自我取之。伐材,谓熟事也;伐山,谓生事也。”骈体文,其句式为四字与六字相间,又称“骈四俪六

  • 怨天尤人

    怨恨命运,责怪别人,埋怨一切。孔子说,没人能了解我呀!子贡问他,这是为什么呢?孔子答道,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知道我的,只有老天吧!【出典】:《论语·宪问》:“

  • 驾鼓车

    《后汉书.循吏传序》:“建武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贾兼百金,诏以马驾鼓车,剑赐骑士。”东汉光武帝刘秀崇尚勤俭,他下令用异国所献的千里马驾鼓车。后常用为咏大材小用之典。唐.杜甫《送

  • 齐烟

    源见“齐烟九点”。借指中国。清 丘逢甲《题兰史独立图》诗:“胸有千秋哀古月,眼穷九点哭齐烟。”

  • 怀褚中

    《左传.成公三年》:“荀莹之在楚,郑贾人有将置诸褚中以出。既谋之,未行,而楚人归之。贾人如晋,荀莹善视之,如实出己。”春秋时,晋荀莹在晋楚邲之战中被楚俘获。郑国有一商人曾谋划把他装在口袋(褚)中,偷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