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

指春秋时齐桓公之两位大臣管仲、鲍叔牙交情深厚。后以此典比喻最亲密、最知心之好友。管仲(?——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后人因其谥敬,称“管敬仲”。颍上(颍水之滨)人。少时与鲍叔牙友善。齐桓公即位,任鲍叔牙为宰(掌王家内外事务),鲍叔牙坚辞不就,极力推荐管仲为相(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之最高官)。管仲对政治、经济、军事、官制都有改革,注意选拔人才,治理国家。从此齐国大振。后帮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使其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管仲曾说:“我起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道经商,分财利时我自己多分,鲍叔不认为我是贪财,而知道我是贫困。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艰难,鲍叔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顺利与不顺利之区别。我曾经几次做官几次被主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贤,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几次参加战斗,几次败走,鲍叔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还有年老母亲。公子纠(齐襄公之子,齐襄公死,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失败,召忽(齐国人,辅佐公子纠)为此自杀,我被囚禁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以小节有亏为羞耻,而是以功名不显赫于天下为羞耻。生我的是父母,理解我的是鲍叔呀。”此典又作“管鲍”、“深知在叔牙”、“夷吾鲍叔”、“分金管鲍”、“管鲍金”、“鲍叔知”、“管鲍之好”。

【出典】:

史记》卷62《管晏列传》2131、2132页:“管仲曰:‘始吾困时,尝与鲍叔贾(gǔ古,作买卖),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指多次)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贤),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qiè切,胆小),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例句】:

唐·杜甫《贫交行》:“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唐·李嘉祐《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雅望归安石,深知在叔牙。” 宋·曾巩《论交》:“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 元·孟汉卿《张鼎智勘魔合罗》:“更做道钱心重,情分少,枉辱末杀分金管、鲍。” 元·汪元亨《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且食夷、齐粟,休分管、鲍金。” 明·陈汝元《金莲记·诗案》:“前与苏子瞻山河订誓,本为管鲍之交,名位相倾,顿起孙、庞之隙。” 现代·郭沫若《再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家公与蔡伯喈有管、鲍之好。”


偏正 管、鲍,管仲和鲍叔,战国时齐国的名臣。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谊深厚的朋友。语出《列子·力命》:“管仲尝叹曰:‘……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叔也。’此世称管鲍之交者。”明·陈汝元《金莲记·诗案》:“前与苏子瞻山河订誓,本为~,各位相倾,顿起孙庞之隙。”△褒义。用于描写情谊深厚。→管鲍分金。也作“管鲍之好”、“管鲍贫交”。


【典源】 《列子·力命》:“管仲尝叹曰:‘吾少穷困时,尝与鲍叔贾 (gu),分财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大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史记·管晏列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管仲 (字夷吾) 为齐桓公丞相后,感叹说:“我年轻穷困时,曾与鲍叔牙一起经商,分钱时自己分得多些,鲍叔知道我不是贪财,而是因为太穷。我曾为鲍叔办事而办得很糟糕,鲍叔知道我不是笨,是因为时机有顺利不顺利。我曾三次做官,三次被罢免,鲍叔知道我不是不贤,是因为不逢机遇。我曾三战三败,鲍叔知道我不是胆怯,是因为家中有老母。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自杀,我受辱成了囚犯,鲍叔知道我不是无耻,知道我不计较小节而耻于不能名扬天下。真是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释义】 后以此典指彼此知心,友谊深厚; 也指这样的朋友。

【典形】 鲍叔知、分金管鲍,管鲍、管鲍金、深知在叔牙、夷吾鲍叔、管鲍襟期、鲍叔义、管仲与鲍叔、鲍叔深知我、知心岂忘鲍、管鲍谊。

【示例】

〔鲍叔知〕 明·李东阳《斋宿和鸣治韵》:“仓黄不负黄公意,浅薄终惭鲍叔知。”

〔分金管鲍〕 元·孟汉卿《张鼎智勘魔合罗》:“更做道钱心重,情分少,枉辱末杀分金管鲍。”

〔管鲍〕 唐·杜甫《贫交行》:“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管鲍金〕 元·汪元亨《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且食夷齐粟,休分管鲍金。”

〔深知在叔牙〕 唐·李嘉祐《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雅望归安石,深知在叔牙。”

〔夷吾鲍叔〕 宋·曾巩《论交》:“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


【词语管鲍之交】  成语:管鲍之交汉语词典:管鲍之交

猜你喜欢

  • 万言倚马

    源见“倚马才”。形容文思敏捷,为文顷刻而成。孙为霆《一枝花.题俞寿田姻丈重游泮水图》套曲:“休冷笑董仲舒三载下帷,早成就袁彦伯万言倚马。”

  • 置诸高阁

    同“置之高阁”。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见“束之高阁”。郭沫若《万引》:“我没钱买书,难道别人有书尽可以~,我也不能取阅吗?”【词

  • 半涂而废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礼记.中庸》:“君子尊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清 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臣等查该三厂开采,虽尚未见成效,然总须该地方官激励厂民,奋勉从事,不可任

  • 葵丘之会

    《左传.僖公九年》:“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春秋时鲁僖公九年,齐桓公在葵丘与诸侯为盟,谁推为盟主。后因用为诸侯会盟之典。宋.李清照《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

  • 渊鱼听曲

    源见“瓠巴鼓瑟”。谓听闻高妙的音乐。北周庾信《贺新乐表》:“昔渊鱼听曲,尚得耸鳞;枥马闻弦,犹能仰秣。”

  • 长门冷宫

    长门,汉朝宫殿名。汉武帝时,陈皇后(名阿娇)是武帝刘彻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擅宠骄贵,婚后十余年没有生养男孩。她对其他嫔妃嫉妒排挤,惑于巫祝,触怒武帝,被废谪,退居长门宫。后以长门冷宫为典,咏失宠

  • 鹊巢鸠占

    同“鹊巢鸠居”。清蒋士铨《第二碑.题坊》:“验先朝牒状,红泥出印床,无奈鹊巢鸠占,不认关防。”见 “鹊巢鸠居”。清·朱㿥《翡翠园·谋房》:“~计偏迂,虎威狐假情难恕。”【词语鹊巢鸠占】

  • 陈玄

    源见“管城子”。墨的别称。因墨色黑,存放时间越久越佳,故称。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下:“余尝和吴观墨诗云:‘赖召陈玄典籍传,肯教边腹擅便便。”【词语陈玄】   汉语大词典:陈玄

  • 归马放牛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孔颖达疏:“此是战时牛马,放牧之,示天下不复乘用。”周武王伐商纣之后,把作战用的牛马放归牧于山野,表示不再乘用。后因为罢战休兵

  • 二妃佩

    源见“汉皋解佩”。喻传情之物。清李符《满江红.为周雪客题画册》词:“望二妃佩杳,瑟冷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