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箪瓢陋巷

箪瓢陋巷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后因以“箪瓢陋巷”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世说新语.文学》“桓公、王长史、王蓝田、谢镇西并在”刘孝标注引《王述别传》:“述蚤孤,事亲孝谨,箪瓢陋巷,宴安永日。”


见“箪食瓢饮”。


【典源】《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今译】 颜回字子渊,是孔子最赏识的学生。孔子夸奖颜回说:“回真有修养呀! 吃的是一小篓饭,饮的是一瓢清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苦,回却始终保持乐观而不改变。回真是有修养呀!”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读书人的贫苦生活; 或形容虽生活清苦,但读书治学,自有其乐。

【典形】 箪瓢、箪瓢陋巷、箪瓢自乐、箪食瓢饮、乐箪瓢、乐一瓢、陋巷箪瓢、陋巷颜渊、瓢箪、瓢饮、曲阜之瓢、食一箪、贤哉巷、学颜、颜回巷、颜乐、颜瓢、颜巷、陋巷颜夫子、辛苦学颜回、颜渊陋巷、隐居颜氏、贤哉回也、一瓢颜巷、一瓢陋巷、陋巷瓢、颜巷陋、颜巷乐、箪瓢人。

【示例】

〔箪瓢〕 金·元好问《三乡杂诗》之三:“溪南老子坐诗穷,穷到箪瓢更屡空。”

〔箪瓢陋巷〕 元·耶律楚材《用前韵感事》之二:“箪瓢陋巷甘孤穷,鸿鹄安与燕雀同。”

〔箪瓢自乐〕 元·王伯成《哨遍·赠长春宫雪庵学士》:“箪瓢自乐颜回巷,版筑谁亲傅说岩。”

〔箪食瓢饮〕 唐·韩愈《与李翱书》:“彼人者,有圣者为之依归,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其不忧而乐也岂不易哉!”

〔乐箪瓢〕 元·揭傒斯《寄何得之隐居》:“陋巷乐箪瓢,知者惟仲尼。”

〔乐一瓢〕 宋·黄庭坚《招子高》:“古来有亲养,回也乐一瓢。”

〔陋巷箪瓢〕 元·金仁杰《萧何月夜追韩信》:“盼杀我也玉堂金马,困杀我也陋巷箪瓢。”

〔陋巷颜渊〕 元·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你想那陋巷颜渊,箪瓢原宪,你又不是不曾受秀才的贫贱。”

〔瓢箪〕 三国·曹植《大司马曹休诔》:“好彼蓬枢,甘彼瓢箪。味道忘忧,喻宪超颜。”

〔瓢饮〕 北周·庾信《拟连珠》之二:“是以颜回瓢饮,贤庆封之玉杯; 子思银佩,美虞公之垂棘。”

〔曲阜之瓢〕 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直以容膝一丘,曲阜之瓢遽切; 枕肱五亩,成都之壁已穷。”

〔食一箪〕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之九:“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

〔贤哉巷〕 唐·张祜《酬房子客郊居》:“郡中旧指贤哉巷,门外多来长者车。”

〔学颜〕 唐·鱼玄机《和人次韵》:“白花发咏惭称谢,僻巷深居谬学颜。”

〔颜回巷〕 明·冯惟敏《新水令·访沈青门乞画》:“冷落杀颜回巷,蒙茸了原宪裘。”

〔颜乐〕 宋·张九成《秋兴》:“田园爱潜归,箪瓢识颜乐。”

〔颜瓢〕 宋·杨亿《受诏修书述怀感事》:“秦痔疏杯酒,颜瓢赖斗储。”

〔颜巷〕 金·元好问 《别张御史》:“箪瓢此日归颜巷,铜墨当时动汉庭。”


【词语箪瓢陋巷】  成语:箪瓢陋巷汉语词典:箪瓢陋巷

猜你喜欢

  • 举烛

    源见“郢书燕说”。指离开原意的臆度猜想。黄遵宪《杂感》诗:“多歧道益忘,举烛乃笔误。”

  • 蹄?

    同“蹄涔”。宋范仲淹《阅古堂》诗:“相彼形胜地,指掌而蹄?。”

  • 有眼不识泰山

    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长着眼睛却不认识泰山。后因以“有眼不识泰山”用为浅陋无知,认不出有地位有能耐人的典故。明.施耐庵《水浒》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教头,小

  • 天堑变通途

    天堑( ㄑㄧㄢˋ qiàn ):天然的不可逾超的壕沟。堑,壕沟。古称“长江”为天堑,《隋书.五行志下》:“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通途:畅通的大道。 古来号称天堑的长江,如今变成往来交通的大道

  • 盼盼

    源见“燕子楼”。借指名妓。《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小小真能谑,盼盼最解诗。”【词语盼盼】   汉语大词典:盼盼

  • 楚逐伍胥

    《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王)使人召二子,……尚既就执,使者捕伍

  • 衣火光

    源见“优孟谏葬马”。谓被焚烧。清吴伟业《读史偶述》诗之二二:“平生赐物都燔尽,千里名驹衣火光。”【词语衣火光】   汉语大词典:衣火光

  • 遗簪坠屦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孔子出游少原之野。有妇人中泽(泽中)而哭,其音甚哀。孔子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向者(不久前)刈蓍薪亡吾蓍簪(蓍草茎可以当簪用),吾是以哀也。’弟子曰:

  • 千金之堤,溃于蚁壤

    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读通鉴论·隋炀帝一》:“乃举国家之事,不属之名义,自持之清流,而委之以鄙贱,干没之宵小,岂非~哉?”【词语千金之堤,溃于蚁壤】  成语:千金之堤,溃于蚁壤

  • 玉灭瘢

    古时传说用美玉研成的屑末可以消除人体的瘢痕。王莽(前45-后23年)字巨君,是汉元帝皇后的侄儿,汉成帝永始元年(前16年)封为新都侯。南阳太守因为王莽贵宠得势,选拔门下属官孔休任新都相。王莽生病,孔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