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不抗不卑”条。
同“桓伊笛”。明吴廷翰《与大酉石上听泉》诗:“静夜疑桓笛,南风想舜弦。”【词语桓笛】 汉语大词典:桓笛
源见“华亭鹤唳”、“叹黄犬”。借以泛指故乡风物。宋刘辰翁《沁园春.和刘仲简九日韵》词:“九日黄花,渊明之后,谁当汝俦……闲笑道,那华亭 上蔡,再见何由?”
源见“杯弓蛇影”。指疑惧虚惊。宋辛弃疾《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词:“君言病岂无媒,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源见“骑曹不记马”。形容不理事务,言不及义。宋苏轼《送李公恕赴阙》诗:“尽坏屏障通内外,仍呼骑曹为马曹。”
同“一斗得凉州”。宋辛弃疾《雨中花慢.吴子似见和再用韵为别》词:“笑千篇索价,未抵葡萄,五斗凉州。”
同“锦书封泪”。清 张尔田《三姝媚.中秋夜感遇》词:“春老兰情衰谢,叹旧箧题香,怨红绡帕。”
同“垂衣裳治”。唐太宗《重幸武功》诗:“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
源见“疏傅散金”。谓挥金待客。表示为子孙长远着想或欢娱以度晚年。唐李瀚《蒙求》:“二疏散金,陆贾分橐。”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其帝颛顼,其神玄冥。”东汉.郑玄注:“此黑精之君,水官之臣。”《左传.昭公十八年》:“禳火于玄冥、回禄。”晋.杜预注:“玄冥,水神。”《淮南子.天文训》:“北方水也,其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