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素女鼓瑟

素女鼓瑟

素女:神女名。传说她擅长音乐。瑟(sè色):拨弦乐器,形似古琴,通常为二十五根弦,弦各有柱,可上下移动,以确定声音之高低清浊。 此典指神人素女弹拨弦乐器瑟。后以此典形容弹奏乐器,或咏琴瑟有感而悲。据说泰帝伏羲氏让素女弹奏五十弦的瑟,音调悲切,泰帝禁受不住,所以将她的五十弦改为二十五弦。此典又作“减瑟弦”、“素女琴”、“破瑟”、“素女愁”、“二十五弦”、“素女悲清瑟”、“锦瑟”、“素女繁弦”、“素女弦”、“妃瑟”、“泰帝悲”。

【出典】:

史记》卷12《孝武本纪》472页:“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又《史记》卷28《封禅书》(1396页)亦载:“泰”作“太”。

【例句】:

北周·庾信《别周尚书弘正》:“自知悲不已,徒劳减瑟弦。” 唐·陈子昂《南山家园林木交映》:“凤蕴仙人篆,鸾歌素女琴。” 唐·李益《古瑟怨》:“破瑟悲秋已减弦,湘灵沉怨不知年。”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唐·温庭筠《公无渡河》:“二十五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 唐·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素女悲清瑟,秦娥弄碧箫。” 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宋·杨亿《灯夕寄内翰》:“金吾缇骑章台陌,素女繁弦太帝家。” 宋·杨亿《无题》之三:“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 宋·秦观《临江仙》:“独倚危墙情悄悄,遥闻妃瑟冷冷。” 明·陈子龙《杂诗》之十五:“冷冷素女琴,能使泰帝悲。” 清·苏曼殊《东居杂诗》:“流萤明灭夜悠悠,素女婵娟不耐秋。”


【典源】《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亦载,太帝作“泰帝”。

【今译】 太帝即太皞伏羲氏,他喜好音乐,让神人素女为他鼓五十弦瑟,音调过哀,使他悲伤不止,因而他将瑟破开改为 二十五弦。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弹奏乐器等。

【典形】 素女悲清瑟、素女愁、素女繁弦、素女弦、泰帝悲。

【示例】

〔素女悲清瑟〕 唐·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素女悲清瑟,秦娥弄碧箫。”

〔素女愁〕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素女繁弦〕 宋·杨亿《灯夕寄内翰》:“金吾缇骑章台陌,素女繁弦太帝家。”

〔素女弦〕 宋·杨亿《无题》之三:“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

〔泰帝悲〕 明·陈子龙《杂诗》之十五:“泠泠素女琴,能使泰帝悲。”


猜你喜欢

  • 陶令五男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三《责子》:“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晋诗人陶潜曾任彭泽令,故称陶令,他有五个儿子。后遂用为多子之典。唐.裴迪《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

  • 谢郎妓

    同“谢公妓”。唐李贺《昌谷诗》:“泉尊陶宰酒,月眉谢郎妓。”

  • 匪石之心

    《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孔颖达疏:“石虽坚,尚可转;我心坚,不可转也。”石头虽然坚硬,犹可翻转,我的心与石头不同,不能转动。后以匪石之心喻指意志极为坚定,不可动摇,不像石头那样虽

  • 子猷过

    源见“访戴”。谓好友造访。唐刘长卿《月下呈章秀才》诗:“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过。”

  • 庭实旅百

    形容庭中陈列物品的众多。《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旅:陈。百:言其多。

  • 官蛙晋惠

    源见“晋惠闻蛙”。喻指愚昧昏庸的君王。柳亚子《读巢南诗即题其后》诗:“官蛙晋惠原庸主,冻雀唐昭岂霸才。”

  • 碧梧栖老凤凰枝

    绿色梧桐是风凰栖老之枝。 后借喻夫妻双双相偕到老。语出唐.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元.无名氏《百花亭》四折:“你可待碧梧栖老凤凰枝,谁承望东岳新添速报司。早则西风了

  • 九死一生

    形容处于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后又以“九死一生”喻指历尽艰险,死里逃生。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第九十三回:“我本郓城小吏,身犯大罪,蒙众兄弟于

  • 怀珠抱玉

    同“怀珠韫玉”。《梁书.刘显传》:“怀珠抱玉,有没世而名不称者。”见“怀珠韫玉”。《梁书·刘显传》:“~,有殁世而名不称者,可为长太息,孰过于斯!”【词语怀珠抱玉】  成语:怀珠抱玉汉语大词典:怀珠抱

  • 五君

    源见“五君咏”。指魏 晋时名士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皆竹林七贤中人物。宋熊与龢《木平饲龙亭次韵方巨山》:“由来清调须吾辈,幸不山 王愧五君。”【词语五君】   汉语大词典:五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