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美人笑躄

美人笑躄

躄(bì毕):跛子。此典指平原君赵胜的姬妾笑人跛脚,最后被杀头谢罪。后以此典比喻轻宾客而重女色;或比喻嘲笑有残疾的人。平原君(?——前251年),姓赵名胜。是赵惠文王弟弟,因最早封地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所以称为平原君。任赵相,有食客数千人。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他组织力量坚守三年之久。后向魏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取得救援,击败秦军。平原君家有高楼,向下可以看到老百姓家。一户老百姓家有一个跛脚人,走路一瘸(qué缺)一拐,常到井边打水。平原君的小老婆在楼上,向下看见,大声发笑。第二天,跛子来到平原君家门前,请求道:“我听说您喜欢士人,士人不怕千里遥远而到您这里来,就是因为您重视士人而轻视小老婆。我不幸患有残疾,可您的小老婆在楼上看见了就讥笑我,我希望能够得到讥笑我的人的脑袋。”平原君笑着回答说:“嗯。”跛子离开以后,平原君笑着说:“看这小子,竟想因为一笑之故,要杀死我的美人,这不是太过分吗!”结果没有杀小老婆。过了一年多,他家宾客和家臣们陆续离开的超过一半。平原君感到奇怪,说道:“我对待您们诸位,从来不曾失礼,离开我的人为什么这么多呢?”一个门客上前回答道:“因为您不杀死讥笑跛子的小老婆。大家认为您爱好女色,轻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离开了。”于是平原君就砍下讥笑跛子的小老婆脑袋,亲自登门献给跛子,并趁此向他谢罪。此后门客又渐渐回来。此典又作“笑躄”、“笑杀楼上人”、“花间笑躄”、“美人笑客”、“斩美人头”、“楼头斩美人”。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265、2266页:“平原君家楼临(下看)民家。民家有躄者。槃(pán盘)散(跛子走路一瘸一拐)行汲(担水)。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pí lóng皮龙,驼背残疾)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例句】:

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蛾眉笑躄者,宾客去平原。” 唐·白居易《强起迎春戏赠思黯》:“他时蹇跛纵行得,笑杀平原楼上人。” 宋·刘筠《别墅》:“云际寻撞枝,花间笑躄楼。” 明·高启《过故将军第》:“美人笑客登楼上,假子将兵卫阁中。” 清·孔尚任《桃花扇》:“兴尽宜回春雪棹,客羞应斩美人头。” 清·吴绡《咏古》:“不知宾客成何事,枉向楼头斩美人。”


【典源】《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bi) 者,躄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pi)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今译】 战国时赵国平原君 (赵胜)家的楼房毗邻民舍。一天,邻居中的跛者一瘸一拐地去打水,平原君的姬妾从楼上看到了,大笑起来。第二天,跛者登门对平原君说:“我听说您喜好养士,士人不远千里而来,这是因为您能重宾客而轻姬妾的缘故。我不幸身有残疾,您的姬妾却讥笑我,我请求您将她杀掉。”平原君笑着答应了。跛者离去后,平原君笑道:“看这小子,就因为嘲笑他便想让我杀掉姬妾,不也太过分了吗?”后来并没履行杀姬的诺言。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其门客渐渐离去,走了大半,平原君感到很奇怪,问:“我一向对门客以礼相待,为何有这么多人离开呢?”门下的一个宾客笑道:“因为您言而无信,未杀死嘲笑跛者的姬妾,他们认为您重美色而轻士人,就离去了。”于是平原君就杀了那个姬妾,并亲自到跛者家谢罪。不久,他的宾客又纷纷返回来了。

【释义】 后以此典指轻宾客重女色,或反用之; 也戏指腿跛。

【典形】 花间笑躄、楼头斩美人、美人笑客、笑躄、笑杀楼上人、斩美人头、杀姬、楼上姝姬笑、因躄者杀佳人、楼上人。

【示例】

〔花间笑躄〕 宋·刘筠《别墅》:“云际寻撞枝,花间笑躄楼。”

〔楼头斩美人〕 清·吴绡 《咏古》:“不知宾客成何事,枉向楼头斩美人。”

〔美人笑客〕 明·高启 《过故将军第》:“美人笑客登楼上,假子将兵卫阁中。”

〔笑躄〕 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蛾眉笑躄者,宾客去平原。”

〔笑杀楼上人〕 唐·白居易《强起迎春戏赠思黯》:“他时蹇跛纵行得,笑杀平原楼上人。”

〔斩美人头〕 清 · 孔尚任 《桃花扇》:“兴尽宜回春雪棹,客羞应斩美人头。”


猜你喜欢

  • 折齿孺子

    源见“孺子牛”。喻为百姓而劳瘁。赵朴初《感遇——为周总理而作》诗:“回首丘山,折齿孺子。”

  • 龙跃凤鸣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陆曰:‘公未睹不鸣不跃者耳!’”原是晋张华对陆机(平原)、陆云兄弟和顾荣(彦

  • 盐虀

    宋欧阳修《寄圣俞》诗:“我今俸禄饱馀剩,念子朝夕勤盐虀。”盐虀,切碎后腌渍的菜。喻指生活清苦。清姚鼐《柬王禹卿病中》诗:“只今病卧况兼旬,朝夕盐虀愁屡空。”【词语盐虀】   汉语大词典:盐虀

  • 鲛人珠

    同“鲛珠”。清黄遵宪《羊城感赋》之四:“祆庙火焚氛更恶,鲛人珠尽泪犹多。”

  • 燔妻子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公子光既弑王僚(吴王僚),又谋杀王子庆忌。要离献策,先使吴断其右手,燔其妻子,然后诈以负罪出奔,见庆忌于卫。”春秋时,吴公子光刺杀了吴王僚,夺得王位。但僚的儿子庆忌

  • 未雨绸缪

    《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孔颖达疏:“毛以为自说作巢至苦,言己及天之未阴雨之时,剥彼桑根以缠绵其牖户,乃得成此室巢。”后因以“未雨绸缪”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明高攀龙《

  • 青白其眼

    同“青白眼”。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青白其眼,瞢而前行,亦何异抗庄公之轮,怒螳螂之臂。”

  • 残膏剩馥

    膏,油脂。馥(fù副),香气。指得到前人留下的余泽。亦作“余膏剩馥”、“剩馥残膏”。为《新唐书》称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话。杜甫(712-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

  • 鸣攻

    同“鸣鼓而攻”。唐杜牧《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仗义悬无敌,鸣攻故有辞。”【词语鸣攻】   汉语大词典:鸣攻

  • 马策西州

    源见“羊昙泪”。借指痛悼死者。柳亚子《忆费香曾表弟》诗:“马策西州痛谢公,凤毛济美世堪宗。”【词语马策西州】  成语:马策西州汉语大词典:马策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