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羯鼓催花

羯鼓催花

唐.南卓《羯鼓录》:相传唐明皇最爱羯鼓(羯,音jié:我国古代民族,匈奴别支),有一次二月初,连续下了几天雨后,天刚放睛,明皇见内庭柳杏将吐,叹道:“对此景物,岂得不与他判断之乎?”于是派高力士去取羯鼓,自己靠窗敲击他自制的《春光好》一曲,再看柳杏,皆已吐叶。

唐明皇敲羯鼓而柳杏吐叶,后来便把“击鼓传花”行令游戏的鼓声叫作“催花鼓”。

宋.杨万里《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诗:“一声白雨催花鼓,十二竿头总下来。”


连动 打击羯鼓使花开放。明·陆采《明珠记·巡陵》:“立傍衮衣,满身香气;回瞻宝座,一朵红云。惟将~,赐得貂裘拖地。”△指传说中热闹愉快的游戏场面。


【典源】 唐·南卓《羯鼓录》:“ (唐玄宗)尝遇二月初诘旦,巾栉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物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睹而叹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与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高力士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 (坼)。上指而笑,谓嫔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

【今译】 唐玄宗洞晓音律,爱击羯鼓。二月初的一个早晨,他梳洗刚毕,正逢春雨初晴,景物明媚,内庭中柳芽、杏花含苞欲放,玄宗看到不禁感叹:“面对如此美景,怎能不欣赏一番呢?”众侍者相视,要备酒以供玄宗赏春,唯高力士解其意,派人取来羯鼓,玄宗遂临轩击鼓,奏自己所作的《春光好》一曲,神采飞扬,怡然自得。再看柳芽、杏花都已绽开。玄宗手指而笑,对身旁的嫔妃、宫女说:“就这件事,不称我作天公行吗?”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音乐高妙感人; 或咏花事。

【典形】催花鼓、花发要人催、羯鼓催春雷、羯鼓唤花开、三郎羯鼓催、天子是天公、羯鼓彻明催、催花击鼓、天公须羯鼓。

【示例】

〔催花鼓〕 明·唐寅《花月吟效连珠体》:“月中漫击催花鼓,花下轻传弄月箫。”

〔花发要人催〕 明·高启 《废宅芍药》:“昔年花发要人催,今日无人花自开。”

〔羯鼓催春雷〕 清·唐孙华《杨晚研翰林招同观杏花》:“灵妃一笑启玉齿,不须羯鼓催春雷。”

〔羯鼓唤花开〕宋·陆游《芳华楼夜宴》:“难觅长绳縻日住,且凭羯鼓唤花开。”

〔三郎羯鼓催〕 明·徐渭《又图卉应史甥之索》:“惊花蛰草开愁晚,三郎羯鼓催?”

〔天子是天公〕 宋·范成大《题开元天宝遗事》:“一曲打开红杏蕊,须知天子是天公。”


【词语羯鼓催花】  成语:羯鼓催花汉语词典:羯鼓催花

猜你喜欢

  • 当仁

    源见“当仁不让”。谓勇为不辞。唐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群公以道之存矣,思传记德之书;下官以文在兹乎,愿展当仁之笔。”亦指勇为不辞的人。金元好问《兴国院改律为禅请住持疏》:“谁其作古,自有当仁。

  • 涕出女吴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女,嫁女于人。

  • 宝窗选婿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选婿窗》:“李林甫有女六人,各有姿色。雨露之家(注:指受皇帝恩泽的官宦之家),求之不允。林甫厅事壁间开一横窗,饰以杂宝,缦以绛纱,常日使六女戏于窗下,每有贵族子弟入谒

  • 更生

    更换生命,即得到新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曰皇帝。主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城,销其兵,铸以为钟虡,示不复用。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虡(

  • 赤鲤

    源见“琴高乘鲤”。指登仙之物。南朝 梁江淹《采石上葛蒲》诗:“赤鲤倘可乘,云雾不复还。”【词语赤鲤】   汉语大词典:赤鲤

  • 知子莫若父

    《管子.大匡》:“鲍叔曰:‘先人有言,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知:了解。莫:没有。若:象。指没有象父亲那样了解儿子的。后因以“知子莫若父”为父亲最了解自己儿子的典故。唐.李德裕《荀悦论高祖武宣论》

  • 箫声吴市

    同“吴市吹箫”。清严绳孙《桂枝香.胥江怀古》词:“始应消得,箫声吴市,那些幽怨。”

  • 禹行舜趋

    《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原谓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矩。梁启超《论私德》:“彼见夫盛名鼎鼎之先辈,

  • 蹄间三寻

    形容马的腾跃迅跑。《史记.张仪列传》:“(张仪曰):‘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腾者不可胜数。,”司马贞《索隐》:“七尺曰寻。言马走之疾,前后蹄间,一掷而过三寻也。”述补 马奔走时前后蹄

  • 爱竹啸园

    源见“子猷惜此君”。咏竹的典故。唐李白《题金陵王处士水亭》诗:“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