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老生常谈

老生常谈

老生:原指过去学识渊博的长者。形容谁都知道的东西,没有什么新鲜的吸引人的内容。管辂(事迹见前“要言不烦”条)精于占卜,每次都很灵验。当时的吏部尚书何晏依附曹爽,与司马懿为敌。一次他请管辂去,问他:“听说你占卜神妙,请试着给我占一卦,看我能不能位进三公?”接着又问:“我接连梦到有数十只青蝇聚集在我的鼻子上,赶它们也不走,这有什么说法?”管辂答道:“君侯你位尊权重如山岳,气势恢宏如雷电,而对你感激的人少,害怕你的人多,恐怕不是求福的办法。应当为别人牺牲自己的利益,行礼义之事,追随古圣贤哲,然后才能位至三公,青蝇也就可以被赶走了。”当时邓飏也在座,听了之后说:“这些都是老生长谈”。管辂回家后把这些事告诉了舅父。舅父责怪他说话太真切,管辂说:“和快死的人说话还有什么可怕的?”果然,不久何晏、邓飏都被司马懿杀死。

【出典】: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卷29,820页:“晏谓辂曰:‘闻君著爻神妙,试为作一卦,知位当至三公不?’又问:‘连梦见青蝇数十头,夹在鼻上,驱之不肯去,有何意故?’辂曰:‘……愿君侯上追文王六爻之旨,下思仲尼彖象之义,然后三公可决,青蝇可驱也。’飏曰:‘此老生之常谭(谈)。’”


偏正 老书生常说的话。语本《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李良杰《女工程师之死》:“这些都是~,他耳朵已经听出老茧了。”△贬义。用于言论。→陈词滥调 老调重弹 旧调重弹 ↔石破天惊 发聋振聩 妙语连珠言微旨远。也作“老生常谭”。


解释原指年老书生的平凡议论。后泛指讲惯了的老话。

出处三国志·魏志·管辂(hé)传》:“扬曰:‘此老生之常谭。’辂答曰:‘夫老生者见不生,常谭者见不谭。’”

管辂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方术之士,容貌丑陋,喜欢喝酒,但是精通《易经》和占卜之术。有一次,尚书何晏请管辂到他府上,替自己占卦、解梦,邓扬恰好也在何府。何晏说:“听说你善于卜算,能否帮我算一卦,看我能不能位至三公(东汉指太尉、司徒、司空,是中央的三种最高官衔)?”接着又问:“我连续梦见几十只黑色的苍蝇,飞来歇在我的鼻子上,赶也赶不走,不知这有什么寓意?”

管辂说:“鼻子在相术上有山象,如果高直而不倾危,就是能够常守富贵之相。现在苍蝇又臭又坏,停歇在鼻子上。地位高贵而险峻者容易倾覆,地位轻贱而豪强者容易灭亡,您不能不考虑过于盈满则会亏缺,以及盛极必衰的道理。希望您能常常上思周文王,下想孔圣人,这样一定就会升达三公之位,烦人的苍蝇也就可以赶走了。”邓扬说:“这不过是老书生的平凡议论罢了。”管辂回答说:“老书生现在不是平常的书生,平凡的议论现在不平凡。”何晏于是说:“过一年咱们再重新碰面。”管辂回家,把自己的话告诉了舅舅,舅舅责怪管辂话说得太直太过。管辂说:“和死人说话,又害怕什么呢?”舅舅大怒,认为管辂太狂妄。这一年年初,西北大风,尘埃遮蔽了天空。过了十几天,听到了何晏、邓扬被诛杀的消息,管辂的舅舅才心服口服。

近义陈词滥调

反义标新立异

例句

我懒得应酬,说来说去,全是听腻了的老生常谈。


【词语老生常谈】  成语:老生常谈汉语词典:老生常谈

猜你喜欢

  • 范蠡浮家

    同“范蠡扁舟”。清张裕钊《咏史》:“范蠡浮家子胥死,可怜吴越两鸱夷。”

  • 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原为佛家语。谓修行入道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在诸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不可言传。后用以指

  • 诗窖子

    宋.高若拙《后史补》:“王仁裕著诗万首,谓之诗窖子,亦曰千篇集。”(曾慥《类说》卷二六)窖,本是收藏东西的地洞。称王仁裕为“诗窖子”,是言其诗作极多。后因用为比喻富于诗才,作品极多的诗人。《幼学琼林》

  • 惊落梁尘

    同“歌落梁尘”。宋史浩《青玉案.为戴昌言歌姬作》词:“清歌谁许《阳春》和,悄不放、遥空片云过。惊落梁尘浑可可。”

  • 俯拾地芥

    《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唐.颜师古注:“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其易而必得也。青紫,卿大夫之服

  • 忘机鸥鸟

    同“忘机鸥鹭”。金元好问《寄希颜》诗之一:“动色云山如有喜,忘机鸥鸟亦相亲。”

  • 单刀直入

    直截爽快的意思。《景德传灯录》卷十二:“灵祐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常。’旻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灵祐、旻德:都是唐代的高僧。二人所说的单刀直入,原意本是指佛法的学习,认定目标勇猛

  • 富钩

    晋.干宝《搜神记》卷九:“京兆长安,有张氏,独处一室。有鸠自外入,止于床。张氏祝曰:‘鸠来,为我祸也,飞上承尘;为我福也,即入我怀。’鸠飞入怀。以手探之,则不知鸠之所在,而得一金钩。遂宝之。自是子孙渐

  • 张生煮海

    元.李好古《沙门岛张生煮海》杂剧第二折:“张生云:‘小生潮州人氏,因为游学,在此石佛寺借寓。前夜弹琴,有一女子引一侍女来听。此女自言龙氏之女,小字琼莲,到八月中秋日与小生会约于海岸。’”“仙姑云:……

  • 千钱买邻

    同“千万买邻”。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秀才不必忧虑,自古道千钱买邻,八百买舍,老汉忝在邻居,你但放心前去,若是宅上有些小欠缺,老汉自当应承。”【词语千钱买邻】  成语:千钱买邻汉语大词典: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