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耻格之化

耻格之化

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邢昺疏:“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修而归正也。”因以“耻格之化”指人们能自觉遵守礼仪教化。《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当今四海之广,而刑奏止息,逮乎逾月,足彰耻格之化。”


猜你喜欢

  • 然脐郿坞败

    源见“燃脐”。指元凶伏法毙命。唐杜甫《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诗:“然脐郿坞败,握节汉臣回。”

  • 雨帘云栋

    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后以“雨帘云栋”形容高敞华美的楼阁。宋 徐宝之《水调歌.湘阴簿新居》词:“雨帘云栋深窈,歌笑霭春生。”并列 语本唐·王勃《滕王阁》:“画栋朝飞南

  • 熊车

    源见“熊轼”。横轼画有伏熊图案的车子。借指地方长官。南朝梁元帝《玄览赋》:“应鸣鞞于龙角,覆缇幕于熊车。”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子瞻既已深居鵷禁,因何反谪熊车?”【词语熊车】   汉语大词典:熊

  • 望帝啼魂

    源见“望帝啼鹃”。喻指亡魂。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则怕女儿啊,他望帝啼魂不可招。”

  • 小人穷斯滥矣

    见〔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目不见睫

    《韩非子.喻老》:“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人无自知之明。宋王安石《再用前韵寄蔡天启》:“远求而近违,如目不见睫。”清袁枚《随园随笔.地理之难》:“牧斋

  • 一去不返

    《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入秦前,燕太子丹和宾客在易水边上为他送行。荆轲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唐代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

  • 苦手

    喻以严厉手段加以处置。《北史.陈元康传》:“高仲密之叛,神武知其由崔暹,将杀之,文襄匿暹,为之请,神武曰:我为尔不杀,然须与苦手。’”【词语苦手】   汉语大词典:苦手

  • 王媚

    南朝 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王献之,晋中书令,善隶、稿,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后因以“王媚”指王献之书法。唐 窦臮《述书赋》:“皇矣文帝,天知正隶;举已达于纵横,攀王媚于紧细。”【词语王媚】

  • 梁公归兴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狄仁杰传》:“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梁公即狄仁杰,因封梁国公,故称。“梁公归兴”即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