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乔凫舄”。明袁宏道《舟中同黄绮石等》诗:“天上飞王舄,人间附郭舟。”
同“公孙牧豕”。北周庾信《谢滕王赉猪启》:“孙弘牧于淄水,惟以求钱;卜式养于士林,岂知其味。”
清.张焘《津门杂记》上《岁时风俗》:“立春日,食紫色萝蔔,啖饼,谓之咬春。”明清时,京津流行这种风俗。以为吃紫色萝卜通气祛瘟,有利人的健康。后因以“咬春”用为立春之日食萝卜的典故。清高士奇《灯市竹枝词
源见“绣衣持斧”。又《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御使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汉代官名。绣衣,表显贵;直指,谓处事无私。本由侍御使充任,故亦称“绣衣御使”、“绣衣使者”、“绣衣执法”等。唐刘知幾《史通.
同“融融洩洩”。唐李朝威《柳毅传》:“俄而祥风庆云,融融怡怡,幢节玲珑,《箫韶》以随。”【词语融融怡怡】 成语:融融怡怡汉语大词典:融融怡怡
同“忘形交”。清唐孙华《酬徐薲洲侍郎》诗:“姜 查二子名久宿,与我向作忘形朋。”【词语忘形朋】 汉语大词典:忘形朋
同“黑甜乡”。清程先贞《癸巳元日》诗:“腰酸一枕寻甜黑,面皱三杯借暖红。”【词语甜黑】 汉语大词典:甜黑
源见“覆盆”。谓铸成冤案。清 杨潮观《夜香台持斋训子》:“你就平心惟恐冤盆覆,怎禁那三木下细推求。”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已。《乐府诗
源见“守株待兔”、“缘木求鱼”。形容目的根本无法实现。明马中锡《中山狼传》:“狼非羊比,而中山之歧可以亡羊者何限?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缘木乎?”【词语守株缘木】 成语:守株缘木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