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

指韩信率汉军与赵军作战,背靠河水排开阵势,置之死地而后生,决战取胜之战例。后以此典比喻后无退路,只有拼死进战以求生存。汉王刘邦派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兵数万攻打赵国(今河北地区)。赵王歇和主将陈馀,聚集二十万大军于井陉(xíng型)口(今河北井陉县东的井陉山上,称井陉关,又叫土门关),抵挡汉军。韩信就派遣一万人先出发,出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赵军望见这种阵势就大笑起来。天亮以后,韩信摆开大将旗号和仪仗鼓吹,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垒,攻击汉军,激战很长时间。这时,韩信和张耳假败而丢弃旗鼓,逃回河边阵地。河边阵地部队敞开营门放他们进去,又进行激战。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夺汉军旗鼓,追赶韩信和张耳。韩信和张耳已进入河边阵地,汉军都拚死作战。韩信派出的两千轻装骑兵乘机占领赵营,拔赵旗而插上汉红旗,赵军已经不能取胜,不能捉住韩信等人,想退回赵营,看到赵营上面都是汉军红旗,大为惊慌,以为汉军把赵王的将领都俘降了,士兵就混乱起来,纷纷逃跑,赵军将领虽然斩杀逃兵,但无法禁止。汉军前后夹攻,大败赵军,俘获大批人马。将领们献完首级和俘虏,都向韩信祝贺,因而问韩信道:“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右边和背后靠山,前面和左边靠水。’这次将军反而叫我们背水列阵,还说:‘打败赵军会餐,’我们都不服。然而竟然胜利了,这是什么战术呢?”韩信说:“这是兵法上有的,只不过诸位没有留心罢了。兵法上不是说:‘困在死地而后苦战得生,处在绝境而后死战得存’吗?况且,我率领的并不是平素受过我训练而听我指挥的将士,这就是所说的‘驱赶着街市平民去打仗’,这种形势非把士兵置于死地,让他们人人自动作战;如果把他们安置在有活路之地方,都会逃跑,怎么还能用他们来作战呢!”将领们都心服地说:“好。将军之谋略不是我们所能赶得上的!”

【出典】: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2616、2617页:“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通“阵”)。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太阳刚露地面),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详(通“佯”,假装)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诸将效(呈献)首虏(首级和俘虏),毕(都)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背向)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通“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例句】:

理由《高山与平原》:“挫折也有两重性。它可以把人置于死地;也可能使人置于死地而后生。他只有背水一战了。” 凌力《星星草》:“捻匪把他们的辎重、土垒、木栅都烧了,还想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呢。”


见“背水之阵”。西门丁《霜叶恨》:“已把庄内青壮之武士全部集中在前庄,以便~,希望能挫挫对方的锐气!”


【词语背水一战】  成语:背水一战汉语词典:背水一战

猜你喜欢

  • 柳暗花明又一村

    关于“柳暗花明”早见于唐王维《王右丞集》六《早朝诗》之二:“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又李商隐《李义山诗集》六《夕阳楼》诗:“花明柳暗晓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至南宋诗人陆游《游山西村》诗,始有“山重

  • 得陇望蜀

    原作“既平陇,复望蜀”,后来以此形容贪心不足,一步比一步胃口大。岑彭(?-36年),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名将,从光武帝刘秀定天下。建武初,封归德侯,行大将军事。八年(32年),与吴汉

  • 沈园

    宋陆游《沈园》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沈园,南宋 浙江 绍兴之名园。陆游曾在此园会见其出妻唐琬。陆 唐本恩爱夫妻,因陆母不喜欢唐而出休。相见之情,凄婉动人。后因以“沈园”为夫妻分离又重

  • 一刀两断

    比喻决绝。宋代朱熹《朱子全书.论语》:“观此可见克己者,是从根源上一刀两断,便斩绝了,更不复萌。”亦作“一刀两段”。《五灯会元.文悦禅师》:“一刀两段,未称宗师。”述宾 比喻毅然决然断绝关系。《朱子语

  • 上清珠

    唐开元中西域所贡的宝珠名。唐代段成式《西阳杂俎.物异》:“肃宗为儿时,常为玄宗所器。每坐于前,熟视其貌,谓武惠妃曰:‘此儿甚有异相,他日亦吾家一有福天子。’因命取上清玉珠以绛纱裹之系于颈,是开元中罽宾

  • 陆机雾

    《晋书.陆机传》:“机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晋后将军陆机蒙冤被杀,士卒痛哭流涕。当天,行刑之时,大雾弥天,大风折木,平地雪深一尺,人们议

  • 王君飞舄

    同“王乔凫舄”。唐王昌龄《奉赠张荆州》诗:“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 次公筵

    源见“次公狂”。指嗜酒者的筵席。宋史达祖《西江月.舟中赵子埜有词见调即意和之》词:“次公筵上见山公,红绶欲衔双凤。”

  • 我行我素

    《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素:平素、向来。“我行我素”,即不管别人怎样议论,仍按自己的意愿自行

  • 五噫出京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传》:“(梁鸿)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邙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