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商君列传》:“……秦孝公卒,太子(名驷,秦惠王,也称秦惠文君)立。公子虔(太子驷的老师,秦国贵族,因太子犯法受刑,与商鞅结下仇恨)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指店
源见“鸟哭杨震”。形容节操高尚,受到敬重。清钱谦益《丁卯十月书事》诗之四:“死后故应来大鸟,生时岂合点青蝇。”
同“吴市吹箫”。元马致远《女冠子》残套:“桑间灵辄困,伍相吹箫,沈古歌讴。”
源见“龙伯钓鳌”。喻指海上岛屿的奇观。清赵怀玉《金缕曲.喜晤杨遵路》词:“澎湖东去涛千派,尽容看、扶桑日出,神山鳌戴。”
《新唐书.隐逸传.朱桃椎》:“朱桃椎,益州成都人,澹泊绝俗,被裘曳索,人莫能测其为。长吏窦轨见之,遗以衣服、鹿帻、麂靴,逼属乡正。(朱)委之地,不肯服。更结庐山中,夏则羸(音luǒ,赤身露体),冬缉木
喻书籍众多。竹素即竹帛。《文选.张协.杂诗》:“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张铣注:“竹、素,皆乃古人所用书之者,……言园谓广也。”【词语竹素园】 汉语大词典:竹素园
源见“奴仆命骚”。形容才华出众,诗文华美。宋陈与义《偶成古调十六韵》:“优为吴诗父,雅命楚骚仆。”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载:相传唐白居易作诗,必先令老妪听之,不解则重作。后用以形容诗文浅显明白。《扬州师院学报》1996年2期:“是故,‘明白如话’、‘老妪能解’成为文本评判的重要标准;‘旗亭赌胜’、
绳:绳墨。建筑前用作正地基经界的工具。 拉开绳墨以正方位。语出《诗.大雅.緜》:“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汉.张衡《东京赋》:“周公初基,其绳则直。”
《汉书.王莽传》:“省中相惊传,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后以“剑拔弩张”比喻形势紧张或声势逼人。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你们剑拔弩张,汗流浃背,到底做成了些什么呢!”亦喻书画笔法崛奇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