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茧大如瓮

茧大如瓮

刘向列仙传.园客》:“园客者,济阴人也,姿貌好而性良,邑人多以女妻之,客终不取。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食其实。一旦有五色蛾止于香树末,客收而荐之以布,生桑蚕焉。至蚕时,有好女夜至,自称客妻,道蚕状,客与俱收蚕,得百二十头,茧皆如瓮大,缫一茧六十日始尽,讫则俱去,莫知所在。”后遂以“茧大如瓮”形容蚕茧丰美。宋陆游《夏雨》诗:“今年蚕桑收数倍,茧大如瓮麦两岐。”


【典源】 汉·刘向《列仙传》:“园客者,济阴人也,姿貌好而性良,邑人多以女妻之,客终不取。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食其实。一旦有五色蛾止其香树末,客收而荐之以布,生桑蚕焉。至蚕时,有好女夜至,自称客妻,道蚕状。客与俱收蚕,得百二十头蚕,皆如瓮大,缫一茧六十日始尽,讫则俱去,莫知所在。”

【今译】 仙人园客,常种五色香草,前后有几十年,服用它的实。一天有五色蛾落在香树上,园客收取使其生子,养成桑蚕。在蚕作茧时,又有一女子来,自称是园客之妻,二人共同收蚕茧,共得一百二十枚,都像瓮一般大,缫一枚茧的丝需六十日,两人缫毕俱仙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蚕茧或蚕丝、琴弦等。

【典形】 茧大如瓮、茧如瓮、园客之丝、园丝。

【示例】

〔茧大如瓮〕 宋·陆游《夏雨》:“今年蚕麦收数倍,茧大如瓮麦两岐。”

〔茧如瓮〕 宋·苏轼《和子同踏青》:“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女羊如麕。”

〔园客之丝〕 魏·嵇康《琴赋》:“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

〔园丝〕 宋·乐雷发《壶中歌赠侯明父》:“壶中何所为? 目送飞鸿挥园丝。”


猜你喜欢

  • 休征选

    《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览劝之,为具车牛,祥乃应召,虔委以州事。于是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晋人王祥字

  • 麟角凤毛

    泛指稀罕名贵之物。元王逢《奉寄兀颜子忠廉使》诗: “君侯素是骨鲠臣,麟角凤毛为世珍。” 参见:○麟角凤觜见“凤毛麟角”。《歧路灯》2回:“孝移见他品貌端正,言语清晰,不觉赞道:‘真是~,不愧潜老高雅。

  • 步邯郸

    源见“邯郸学步”。谓盲目模仿他人。清李渔《怀阿倩沈因伯暨吾女淑昭》诗:“汝父亦犹是,从未步邯郸。”

  • 隼旗

    同“隼旟”。唐岑参《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诗:“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词语隼旗】   汉语大词典:隼旗

  • 珠辞掌上

    源见“掌上明珠”。谓儿女离别疼爱自己的父母。多指女儿出嫁。唐沈佺期《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诗:“玉就歌中怨,珠辞掌上恩。”

  • 封三钱府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庄生间时(乘间,伺隙)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楚王宿信庄生,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王乃使使

  • 歌康哉

    源见“康哉”。谓歌颂太平。唐韩愈《感春》诗之一:“如今到死得闲处,还有诗赋歌康哉。”

  • 银船

    同“金船”。唐白居易《早春西湖闲游》诗:“画舫牵徐转,银船酌慢巡。”宋王谠《唐语林.豪爽》:“上乃连饮三银船,尽一巨馅,乘马而去。”【词语银船】   汉语大词典:银船

  • 惴惴不安

    原作“惴惴其栗”。惴惴,恐惧貌。原指心情恐惧,后则泛指心情忐忑不安。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以秦国有名良臣奄息、仲行、鍼虎等一百七十余人殉葬。秦国人都极为惋惜,他们作《黄鸟》一诗以表示自己的心情。诗

  • 朱云请剑

    源见“朱云折槛”。指直臣请求诛杀权奸。清袁枚《周孝侯斩蛟台》诗:“可惜朱云请剑迟,佞臣不与蛟同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