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蒯通言

蒯通言

史记.淮阴侯列传》:“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以相人说韩信曰:‘仆尝受相人之术。’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对曰:‘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韩信曰:‘善。先生相寡人何如?’对曰:‘愿少间(shǎo jiàn,得一点私谈的空隙)。’信曰:‘左右去矣。’通曰:‘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韩信犹豫不忍倍(背叛)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蒯通说不听,以详(佯)狂为巫。”

汉人蒯通见韩信为齐王,有雄才,拥兵自守,极有权力,故说韩信反汉自立为霸主。韩信不用蒯通之言,终于被吕后萧何等设谋杀死于未央宫,又忆蒯通之言悔之已晚。

元.马致远《叹世》:“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猜你喜欢

  • 彩灰

    唐杜荀鹤《松窗杂录》:“唐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一软障,图一妇人甚丽。颜谓画工曰:‘世无其人也。如可令生,余愿纳为妻。’画工曰:‘余,神画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昼夜不歇,即必应之。应,则以百

  • 天骄

    “天之骄子”的略语。汉武帝时,匈奴狐鹿单于(chán yú蝉余,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致书汉朝,自称为“天之骄子”,意为天所骄宠,故极强盛。后以此为典,喻称强盛的北方边地的民族。【出典】:《汉书》卷94

  • 公惭卿,卿惭长

    《后汉书.陈寔传》:“陈寔复再迁太丘长。有六子,纪、谌最贤。建安初,袁绍为太尉,让于纪;纪不受,拜大鸿胪。子群,为魏司空。天下以为公惭卿,卿惭长。”汉陈寔为太丘长;其子纪官大鸿胪,为卿;其孙群,官司空

  • 瓜瓞绵绵

    同“瓜绵”。宋洪适《临江仙.寿周材》词:“瓜瓞绵绵储庆远,闲平代有名人。”见“绵绵瓜瓞”。【词语瓜瓞绵绵】  成语:瓜瓞绵绵汉语大词典:瓜瓞绵绵

  • 杨意荐

    源见“狗监推才”。指识人才的人荐引。清尤侗《别长安》诗之五:“作赋不待杨意荐,著书宁待所忠求。”

  • 书籍相与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蔡邕“闻(王)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东汉蔡邕非常器重青年作家王粲的才华,他曾对

  • 发昏章第十一

    《水浒传》二六回:“那西门庆一者冤魂缠定,二乃天理难容,三来怎当武松勇力,只见头在下,脚在上,倒撞落在当街心里去了,跌得个发昏章第十一。”发昏章第十一,乃“发昏”的谑称。章第十一,仿效《孝经》题目“某

  • 乌台

    (柏台) 汉朝时御史府内长着许多柏树,常有几千只乌鸦在树上栖息,早晨飞去,晚上归来,人们称之为“朝夕乌”。后以此为典,以“乌台”指代御史府,又称为“柏台”、“乌府”等。【出典】:《汉书》卷83《朱博传

  • 鲁人回日

    同“鲁阳挥戈”。南朝 梁江淹《萧拜太尉扬州牧表》:“徒怀汉臣伏阙之诚,竟无鲁人回日之感。”见“鲁阳挥戈”。南朝梁·江淹《萧拜太尉扬州牧表》:“徒怀汉臣伏之诚,竟无~之感。”【词语鲁人回

  • 一叶秋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一叶秋”,意思是说见一叶黄落而察知秋天到来,一年将尽。故后常用以表示秋令之词。唐.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青蝇纷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