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蔡泽问相

蔡泽问相

指蔡泽请唐举观看他的面貌体态,以推论他的将来怎样?后以此典比喻人尚未显达,但志向远大;或借指相面算命。蔡泽,战国时燕国(都蓟,今北京城西南)人,他曾以自己所学游说各诸侯国君主,谋求官职,但得不到赏识。蔡泽就去找唐兴观看面貌体态,说道:“我听说先生给李兑观看过面貌体态,说他一百天之内会掌握国家政权,有这样的事吗?”唐举说:“有的。”蔡泽说:“象我这样的人怎么样?”唐举仔细地看了蔡泽,笑着说:“先生的鼻子向上翻,肩胛耸起脖子短,脸庞大,鼻梁凹,双膝蜷曲。我听说圣人不在乎面貌体态,大概说的是先生吧?”蔡泽知道唐举是在戏笑自己,就说:“富贵是我本来所有,我所不知道的是寿命多长,希望能听到这一点。”唐举说:“先生的寿命,现在往后还有四十三岁。”蔡泽笑着表示谢意离开了。此典又作“唐生决疑”、“蔡泽栖迟”、“问封侯”、“问唐举”、“才非唐举知。”

【出典】:

史记》卷79《范雎蔡泽列传》2418页:“而从唐举(魏国著名看相人)相(xiàng,向,看相,观察人面貌体态,以推测将来),曰:‘吾闻先生相李兑,曰百日之内持国秉(通“柄”,权力),有之乎?’曰:‘有之。’曰:‘若臣者何如?’唐举孰(通“熟”,仔细)视而笑曰:‘先生曷(通“蝎”)鼻(象蝎鼻上翻),巨肩(肩胛耸起,颈项短),魋(tuí颓,大)颜,蹙(cù醋,收缩)齃(è鄂,鼻梁),膝挛(juàn滦,蜷曲不直)。吾闻圣人不相,殆(dài代,大概)先生乎?’蔡泽知唐举戏之,乃曰:‘富贵吾所自有,吾所不知者寿也,愿闻之。’唐举曰:‘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蔡泽笑谢而去。”

【例句】:

北周·庾信《蔡泽就唐生相赞》:“蔡泽羁旅,唐生决疑。无劳神策,不问灵龟。” 唐·高适《九月九日酬颜少府》:“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 宋·苏轼《寄蔡子华》:“莫从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宋·陆游《初夏杂兴》之二:“何劳问唐举,彻尾是清寒。” 清·吴伟业《赠青溪蔡羽明》:“仙是麻姑降,才非唐举知。”


【典源】《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不遇。而从唐举相,曰:‘吾闻先生相李兑,曰“百日之内持国秉”,有之乎?’曰:‘有之。’曰:‘若臣者何如?’唐举孰(熟) 视而笑曰:‘先生曷 (xie) 鼻,巨肩,魋(cui) 颜,蹙齃(e),膝挛。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蔡泽知唐举戏之,乃曰:‘富贵吾所自有,吾所不知者寿也,愿闻之。’唐举曰:‘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蔡泽笑谢而去,谓其御者曰:‘吾持粱刺齿肥,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 (腰),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集解:“刺齿”二字当作“啮”。

【今译】 蔡泽是战国时燕人,四处游说谒见大小诸侯,但都不被赏识任用。他去找唐举看相,问:“我听说先生给李兑看过相,说他‘百日之内掌国政’,有这回事吗?”唐举说:“有的。”蔡泽问:“那么我怎么样?”唐举细看了蔡泽一番,笑道:“先生朝天鼻,端肩膀,鼓脑门,高颧骨,两膝弯曲。我听说圣人相貌不佳,恐怕就是指先生吧?”蔡泽知唐举取笑他,于是说:“富贵我本来有,我只不知道寿数,想听听你的。”唐举说:“先生的寿数,从今以往四十三年。”蔡泽笑着致谢走了,对驾车的人说:“我能衣食丰足,跃马疾驱,佩带金印紫绶,位于国君之前,有这样的富贵,四十三年足够了。”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尚未显达,但志向远大; 也用以借指卜相。

【典形】 才非唐举知、蔡泽栖迟、唐生决疑、问封侯、问唐举、跃马年、富贵自取、唐生决、唐生讥、蔡泽笑。

【示例】

〔才非唐举知〕 清·吴伟业《赠青溪蔡羽明》:“仙是麻姑降,才非唐举知。”〔蔡泽栖迟〕 唐·高适《九月九日酬颜少府》:“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

〔唐生决疑〕 北周·庾信《蔡泽就唐生相赞》:“蔡泽羁旅,唐生决疑。无劳神策,不问灵龟。”

〔问封侯〕 宋·苏轼《寄蔡子华》:“莫从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问唐举〕宋·陆游《初夏杂兴》之二:“何劳问唐举,彻尾是清寒。”

〔跃马年〕唐·王维《赠从弟司库员外絿》:“徒闻跃马年,苦无出人智。”


猜你喜欢

  • 昭君远嫁

    同“昭君出塞”。宋刘克庄《满江红》词:“荡子不归鸳被冷,昭君远嫁毡车发。”

  • 王槐

    源见“三槐九棘”。又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八载:宋王佑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其子旦果入相,天下谓之三槐王氏。后因以“王槐”祝颂家门兴盛。明杨慎《鹧鸪天.戊申初度》词:“三凤兆,

  • 扶朝

    源见“杖家”。古制,臣下满八十岁,可以扶杖登朝。谓寿高位尊。宋刘克庄《水龙吟.林中书生日》词:“地覆天翻,河清海浅,朱颜常驻。算给扶朝者,临雍拜者,下梢须做。”

  • 三虫

    源见“三尸”。喻奸邪之人。唐司空图《云台三官堂文》:“烹妖散魅,免助虐于三虫;挖鹤羁龙,笑摧枯于一鹿。”【词语三虫】   汉语大词典:三虫

  • 苗而不秀

    《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孔子说:“出苗而不吐穗扬花的庄稼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灌浆结果的庄稼也是有的。”这是孔子痛惜弟子颜回早死而发的感叹。故后用为人未成长而早

  • 宠辱若惊

    《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患得患失的人,无论受宠或受辱,都不免要惊恐。后世谓受宠后的惶恐心情为“受宠若惊”。主谓 君王以居下为道,得之则惊喜,失之则惊恐。受宠、受辱都惊。

  • 民以食为天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天,指赖以生存,必不可无的意思。百姓以粮食为生存的根本,后因以“民以食为天”形容民食的重

  • 为仁由己

    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语出《论语.颜渊》:“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汉书.云敞传.赞》:“云敞之义,著于吴章,为仁由己,再入太府,清则濯缨,何远之有?”汉.王符《潜夫论.慎微》:“德輶如毛,为仁由

  • 舞山鸡

    源见“山鸡舞镜”。谓顾影自矜。唐崔护《山鸡舞石镜》诗:“庐峰开石镜,人说舞山鸡。”

  • 逃聘

    源见“颜阖逾墙”。谓隐居不仕。唐吴筠《高士咏.颜阖》:“逃聘鄙束帛,凿坏欣茅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