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藉寇兵而赍盗粮

藉寇兵而赍盗粮

秦.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也作“借盗兵,赍盗粮”或简称为“借寇赍盗”。

李斯是战国时楚国上蔡人。他拜为秦客卿之后,适逢韩人郑国来作间谍,被秦发觉。秦宗室大臣认为诸侯国来秦的人,都是为本国利益,而有害于秦国的,故向秦王提出“逐客”。李斯认为这种狭隘的观点严重妨害了广罗人才、致国富强之道。因此他向秦始皇上书,历叙客之有功于秦,力陈逐客的失误。秦王于是废除逐客令,并使李斯官复原职。

所谓“藉寇兵赍盗粮”,是指将兵器借给敌寇,将粮食赠给盗贼。后因用为助敌害己之典。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故齐所以大破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寇兵,赍盗粮者也。”

清.林则徐《答奕将军防御粤省六条》:“其中近年所买夷炮,约居三分之一,尽以借寇赍盗,深堪愤恨。”


猜你喜欢

  • 鸡林

    同“鸡林贾”。宋姜夔《白石诗话》:“一家之语,自有一家之风味……模仿者语虽似之,韵亦无矣。鸡林岂可欺哉!”清吴伟业《画中九友》诗:“至尊含笑黄金投,残膏剩馥鸡林求。”【词语鸡林】   汉语大词典:鸡林

  • 载弄

    《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音tì,裹覆婴儿的小被子),载弄之瓦(古代的纺锤)。”《诗经》歌咏生了男孩便给他圭璋玩,生了女孩便给她

  • 两刖足

    同“抱璧双刖”。唐韩愈《答崔立之书》:“今足下乃复比之献玉者,以为必俟玉人之剖,然后见之于天下,虽两刖足不为病,且无使勍者再刖,诚足下相勉之意厚也。”

  • 书剑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从小胸有抱负,气度不

  • 平原张宴

    同“平原十日饮”。清 黄鷟来《春日集玉尺山堂》诗:“胜绝平原张宴处,暗香频向绿樽收。”

  • 丰上削下

    同“丰上兑下”。清汪琬《张府君墓志铭》:“府君丰上削下,颀然长身。”【词语丰上削下】   汉语大词典:丰上削下

  • 箕山之节

    箕(jī基)山: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相传尧时隐士许由、巢父曾隐居在箕山。后遂以“箕山”为退隐山林的典故。“箕山之节”指隐居不仕的节操,亦称为“箕山之操”、“箕山之志”。西汉人薛方曾任郡掾祭酒。在

  • 小白鸿翼

    《管子.霸形》:“桓公在位,管仲、?朋见。立有间,有贰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

  • 缘木难求

    同“缘木求鱼”。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引唐罗隐诗:“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

  • 人民城郭之异

    源见“辽东鹤”。比喻人世的变迁。《聊斋志异.翩翩》:“山中十五载,虽无人民城郭之异,而云迷洞口,无迹可寻,睹其景况,真刘 阮返棹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