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虬须生

虬须生

唐.杜甫《八哀诗》之三《赠太子太师汝阳王琎》:“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虬须似太宗,色映塞外春。”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忠志》:“太宗虬须,常戏张弓挂矢。”

虬须,胡须蜷曲似虬龙的须髯。《三国志.魏书.崔琰传》有“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之语。后因以“虬须生”或“虬须帝”指唐太宗李世民。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题十八学士图》:“平时但忌黑色儿,不知乃有虬须生。”刘克庄“跋蔡端明《茶录》”:“虬须帝绝重钟(繇)王(羲之)笔迹,贮以玉匣石函。”


猜你喜欢

  • 至纤至悉

    纤( ㄒㄧㄢ xiān ):细微。悉:详尽。 意谓极其细致周详。语出《汉书.食货志》:“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孅:通“纤”。)宋.宋庠《元宪集.蚕说》:“至纤至悉,衣被万物。女子无贵贱,皆尽

  • 深知在叔牙

    源见“管鲍交”。比喻深切了解自己的友人。唐李嘉祐《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雅望归安石,深知在叔牙。”

  • 鸣鹿

    源见“食苹”。喻礼贤求友。唐韩愈《答张彻》诗:“苹甘谢鸣鹿,罍满惭罄瓶。”明夏完淳《怀李舒章》诗之四:“鸣鹿求友声,衔草在中野。”【词语鸣鹿】   汉语大词典:鸣鹿

  • 露台之产

    《史记.孝文本纪》:“〔汉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后以“露台之产”指百金之资或为数不小的钱财。《梁书.贺琛传》:“今之燕喜,

  • 三仕何曾知愠喜

    源见“三已无愠色”。形容宽宏大量,不计较个人得失。宋苏轼《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忘躯徇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

  • 城旦

    秦汉时的一种刑罚。《史记.秦始皇本纪》裴駰《集解》:“如淳曰:《律说》‘论决为髡钳,轮边筑长城,昼日向寇虏,夜暮筑长城。’城旦,四岁刑。”又《汉书.惠帝纪》汉应劭注:“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妇人不

  • 同舟仙侣

    源见“李郭同舟”。喻指偕游的名流或知己。清乐钧《一萼红.汪剑潭金手山凌芝泉郑柿里诸君筱园看芍药》词:“羡煞同舟仙侣,更收香梨盏,缀艳松牌。”

  • 墨沼

    同“墨池”。唐钱起《和刘七读书》:“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

  • 橐驼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载:一善于植树者,驼背,人因号之曰“橐驼”。后以代指善于植树的人。清周亮工《病树》诗:“《檮杌》空名史,橐驼自有书。”【词语橐驼】   汉语大词典:橐驼

  • 减带围

    汉.刘向《列女传.母仪.魏芒慈母》:“魏芒慈(芒卯之子)母者,魏孟阳氏之女,芒卯之后妻也,有三子。(芒卯)前妻之子有五人,皆不爱慈(指芒慈)母。……前妻中子犯魏王令当死。慈母忧戚悲哀,带围减尺,朝夕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