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蛮争触怒

蛮争触怒

同“蛮触交争”。清尤侗《贺新郎.端午和刘潜甫韵》词:“又看尽蛮争触怒。读破《离骚》还痛饮,叹吴侬更比湘累苦。”


【词语蛮争触怒】   汉语词典:蛮争触怒

猜你喜欢

  • 胡床清兴

    同“胡床兴”。清吴绮《小重山.游壑庵》词:“鸥鹭莫回踪,胡床清兴剧、与君同。”

  • 卓鲁术

    源见“卓侯”、“鲁恭化雉”。指以德教化百姓的治政之策。唐李嘉祐《南浦渡口》诗:“惭无卓 鲁术,解印谢黔黎。”

  • 槐壤

    源见“南柯梦”。指蚁穴。暗喻人世虚幻无常的名利场。元王恽《滕王蝶蚁图》诗之一:“槐壤纷纷事暂歇,枕中栩栩伴周闲。”【词语槐壤】   汉语大词典:槐壤

  • 负薪之忧

    《礼记.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负薪之忧,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后以“负薪之忧”用作自己有病的谦词。亦作“负薪之病”、“负薪之疾。”《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 什袭

    源见“燕石妄珍”。谓重重包裹。形容珍贵。什,十。明何景明《刘武选百鸟图》诗:“什袭翻令锦绣轻,百年转见丹青重。”【词语什袭】   汉语大词典:什袭

  • 枉尺

    同“枉尺直寻”。宋邵雍《高竹》诗之三:“枉尺既不能,括囊又何谢?”【词语枉尺】   汉语大词典:枉尺

  • 张华之剑

    源见“丰城剑气”。指在丰城发掘的龙泉、太阿剑。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萧公墓志铭》:“山临鹤塞,非无陶侃之宾;气连牛斗,即有张华之剑。”

  • 诗书粕

    《淮南子.道应训》:“轮扁斫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焉在?’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也。’”后因以“诗书粕”称圣贤

  • 一事不知深为耻

    一件事不知道就深以为耻。形容治学严以律己。陶弘景(456-536年),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字通明,齐时拜为左卫殿中将军,后隐居句曲山(今茅山),梁武帝以礼聘之不出。朝廷每遇有疑难之事,便派人到山

  • 鸡栖车

    《后汉书.陈蕃传》附朱震:“震字伯厚,初为州从事,奏济阴太守单匡赃罪,并连匡兄中常侍车骑将军超。桓帝收匡下廷尉,以谴超,超诣狱谢罪。三府谚曰:‘车如鸡栖(鸡笼)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东汉朱震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