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衣不重裘,食不兼味

衣不重裘,食不兼味

尹文子.大道上》:“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无几时,人皆大布之衣,脱粟之饭。”

奢侈之风乃是亡国败家的祸根,晋文公为了扭转晋国公卿官僚的这种腐败风气,故自己带头实行节俭。旧因用为吹捧帝王节俭的典故。

《幼学句解》卷四“衣饰”:“晋侯衣不重裘,唐宗服经三浣(见“衣经三浣”条)。”按:《幼学琼林》卷二“衣服”作“唐太宗”,误。且言“袖经三浣”亦不妥。“衣经三浣”乃唐文宗事。


猜你喜欢

  • 锦城

    同“锦官城”。唐李白《蜀道难》诗:“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词语锦城】   汉语大词典:锦城

  • 虞?才望

    晋代虞?兼有才力与人望。《晋书.虞?传》:“王导常谓?曰:‘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官未达而去,时人惜之。”王导:西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丞相。

  • 乘凫舄

    源见“王乔凫舄”。喻地方官来去的行踪。宋 周申《沁园春.寿楚阳赵宰》词:“试问丹砂,聊乘凫舄,来种锦江桃李春。”

  • 抱玉献

    源见“和氏之璧”。指奉献才艺或杰作。金元好问《古意》诗之一:“寂寥抱玉献,贱薄倡优陈。”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若不能从长计议考虑问题,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元.郑德辉《㑇梅香》一折:“非是我心多,岂不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金瓶梅词话》九回:“人无远虑,

  • 报恩珠

    唐.欧阳询辑《艺文类聚》卷八十四引《三秦记》:“昆明池(据说是汉武帝时为教习楼船所开凿),昔有人钓鱼,纶绝而去。(鱼)遂通梦于(汉)武帝,求去钩。帝明日戏于池,见大鱼衔索。帝曰:‘岂梦所见耶!’取而放

  • 销金锅

    宋周密《武林旧事.西湖游幸》:“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儿’之号。”“销金锅”本谓大量花费金钱的处所。亦用以指称杭州 西湖。元 薛昂夫《

  • 驴背敲诗

    源见“推敲”。形容在行进中凝神斟酌诗句。元张可久《小桃红.忆疏斋学士郊行》曲:“飞梅和雪洒林梢,花落春颠倒,驴背敲诗暮寒峭。”

  • 想望风概

    犹想望风采。元 揭傒斯《与萧维斗书》:“天下之士,莫不想望风概,咨嗟叹息曰:‘萧公真贤矣哉。’”见“想望风采”。元·揭傒斯《与萧维斗书》:“天下之士,莫不~,咨嗟叹息曰:‘萧公真贤矣哉。’”【词语想望

  • 南皮射雉

    参见:南皮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