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舜弦”。借指颂帝王仁政之歌。唐吴融《和严谏议萧山庙十韵》:“美舜歌徒作,欺尧犬正狞。”
《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焦循正义:“自后观前亦为仰,此仰思,盖即谓仰举三王之事而思其合。”后以“仰思”谓追思。汉班固《幽通赋》:“昒昕寤而仰思兮,
源见“题桥柱”。比喻称赞取得功名荣显。明文徵明《送柯奇纯主事归莆阳》诗:“不须驷马夸题柱,且着斑衣慰依闾。”
源见“龙伯钓鳌”。比喻担负重任。元郝经《原古上元学士》诗:“昂首冠三山,俯瞰旭日晟。陆海辟文源,生民共涵泳。”
《诗.商颂.长发》:“帝命式于九围。”毛传:“九围,九州也。”后因以“式围”称九州。明杨慎《丹铅总录.地理》:“汤时,鬼方已内属于式围之中,而复叛于中衰之日,故高宗代之以中兴殷道也。”【词语式围】
《楚辞.九章.惜往日》:“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伟大诗人屈原被放逐于湘水、沅水地区。后遂用为咏屈原遭谤受贬之典。唐.陈子昂《月夜有怀》:“清光委衾枕,遥思属湘
见“寡廉鲜耻”。少,缺欠。汉·桓宽《盐铁论·国疾》:“富者空减,贫者称贷。是以民年急而岁促,贫即寡耻,乏即少廉。此所以刑非诛恶,而奸犹不止也。”
源见“邹衍吹律”。借指带来温暖与生机的事物。唐罗隐《东归别所知》诗:“邹律有风吹不变,郄枝无分住应难。”宋朱熹《梅花》诗:“自欣羌笛娱夜永,未要邹律回春温。”【词语邹律】 汉语大词典:邹律
见“百废俱兴”。明·刘基《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明年六月,~,庙有新室,学有新舍,教官有厅,文昌有祠。”【词语百废备举】 成语:百废备举汉语大词典:百废备举
《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孔颖达疏:“殷汤周武,聪明睿智,上顺天命,下应人心。”后因以“顺天应人”谓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