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诚悬笔谏

诚悬笔谏

诚悬,唐柳公权之字。柳公权借谈书法向皇帝进谏。后以此典赞誉刚正不阿,直言善谏。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著名书法家。历仕穆、敬、文、武、宣诸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公权学识渊博,淹贯诗、书、春秋、国语诸经,而尤以书法著称。他初学王羲之,后遍阅近代笔法,受益于欧阳询、颜真卿,而又别出新意,自成一家。其书法结构严紧,险中生态,枯润纤秾,掩映相发,笔力瘦劲,方圆并妙,体势劲媚。当时大臣家的碑志,非出自他的手笔,其子孙就会被视为不孝。一些国家进贡的使臣,也另外拿出钱财购求他的笔墨。他与颜真卿并称“颜柳”,并有“颜筋柳骨”之谓。公权生性刚正,直言善谏,不计较个人得失。一次,唐穆宗向其请教书法。他回答说:“心要正笔才能正,笔正才算得上书法。”当时穆宗荒滛奢侈,因而他故意这样讲。穆宗也明白公权是在借书法为进谏。

【出典】:

新唐书》卷163《柳公权传》5029页:“帝问公权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时帝荒纵,故公权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

【例句】: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11《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之二:“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词语诚悬笔谏】  成语:诚悬笔谏汉语词典:诚悬笔谏

猜你喜欢

  • 倚望

    同“倚门倚闾”。唐岑参《送杨千牛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诗:“汝南遥倚望,蚤去及春盘。”【词语倚望】   汉语大词典:倚望

  • 开宗明义第一章

    开宗:阐明宗旨。明义:说明义理。 原是《孝经》第一章篇名。 后指作文或讲话首先说明主旨。语出《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邢昺疏:“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

  • 孔光不言

    源见“温室树”。谓严格保守国家机密。北周庾信《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忠孝纯深,枢机周密,孔光不言,曹参勿失。”

  • 啸起青苹

    参见:风生苹叶

  • 鸣条之事

    《书.汤誓序》:“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后借指征战之事。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上》:“目不视鸣条之事,耳不闻檀车之声。”【词语鸣条之事】  成语:鸣条之事汉语大词典:

  • 鹄亭鬼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汉九江何敞,为交州刺史,行部到苍梧郡高安县,暮宿鹄奔亭。夜犹未半,有女从楼下出,呼曰:‘妾姓苏,名娥,字始珠……及婢一人,名致富……乃以前年四月十日,到此亭外。于时日已向暮

  • 钻燧改火

    燧:古代取火器。改火:古代钻木取火,所用之木,四季不同,所谓“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马融引《周书.月令篇》文),一年轮一遍。 取火用的树木已经更换

  • 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郁达夫《出奔》:“东路北伐先锋队将迫近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仙霞岭下的时候,一九二六年的馀日剩已无多。”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郁达夫《出奔》:“东路北伐先锋队将迫近~的仙霞

  • 奴婢学夫人

    源见“婢作夫人”。谓摹仿不像。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待俺写个奴婢学夫人。”

  • 钟郝同钦

    《世说新语.贤媛》:“王司徒(王浑字玄冲,称司徒,也称京陵)妇,钟氏女(梁刘孝标注说是黄门侍郎钟琰女;一说钟夫人,字琰),太傅(三国魏钟繇,字元常,汉末举孝廉,官侍中、尚书仆射,封东亭侯,魏继帝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