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谋断

谋断

新唐书.杜如晦传》:“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当世语良相,必曰房、杜云。”

房(玄龄)、杜(如晦)二人都是唐太宗的宰相。因房玄龄善谋,杜如晦能断,二人合作,相得益彰,故人称“房谋杜断”。后用“谋断”指多谋善断的意思。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处士卑。


【词语谋断】   汉语词典:谋断

猜你喜欢

  • 七贵三公

    同“七贵五侯”。三公,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各代名称不一。清吴伟业《鸳湖曲》:“欢乐朝朝兼暮暮,七贵三公何足数!”【词语七贵三公】  成语:七贵三公汉语大词典:七贵三公

  • 千孔百疮

    见“百孔千疮”。

  • 曲突移薪

    同“曲突徙薪”。清李渔《玉搔头.媲美》:“曲突移薪计未忠,焦头烂额敢居功?”【词语曲突移薪】  成语:曲突移薪汉语大词典:曲突移薪

  • 悠悠我心

    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忆牵黄犬

    同“叹黄犬”。唐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 夺席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戴凭传》:“戴凭字次仲,汝南平舆人也。习《京氏易》。年十六,郡举明经,征试博士,拜郎中。时诏公卿大会,群臣皆就席,凭独立。光武(光武帝刘秀)问其意。凭对曰:‘博士说经皆不如臣

  • 尊郭隗

    同“尊隗”。唐独孤绶《燕昭王筑黄金台赋》:“宋歌泽门以归怨,燕尊郭隗而耀德。”

  • 引镜

    《文选》卷四六《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唐.李善注引谯周《考史》:“公孙述窃位于蜀。蜀人任永乃托目盲。及述诛,永澡盥引镜自照曰:‘时清则目明也。’《后汉书.李业传》附“任永、冯信”作:“世适平,目即清。”任

  • 河洛

    同“河图洛书”。三国 魏曹丕《以孙登为东中郎封侯策》:“盖河 洛写天意,符谶述圣心。”【词语河洛】   汉语大词典:河洛

  • 珠履三千客

    同“三千珠履客”。唐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诗:“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典源】《史记·春申君列传》:“越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玳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