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雁足书”。指雁。唐杜甫《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濑船?”【词语送书雁】 汉语大词典:送书雁
源见“河图洛书”。传说中驮出河图洛书的神龟神兽。唐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洛龟河龙,文有生而不文无生。”
同“李揆第一”。宋苏轼《送子由使契丹》诗:“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源见“铁板铜琶”。借指豪放激越的吟唱。清姚燮《醉太平.题蒋莲帆赤壁秋泛图》词:“风高夜凉,月昏斗黄,有人舞袖低昂,唱铜琶大江。”
同“牵狗都门”。清尤侗《放歌》之三:“一朝束缚咸阳市,牵犬东门岂可得?”【词语牵犬东门】 汉语大词典:牵犬东门
参见“褒姒惑周”。
同“结袜”。明周履靖《秋日园居拟次皮陆临顿里倡和》之七:“谁结王生袜,羞弹贡氏冠。”
源见“一箭下聊城”。指寄出书信。唐刘商《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秋深为尔持圆扇,莫忘鲁连飞一箭。”
此典指元代辽阳行省使用狗挽车的驿站。元代判处远流三千里的囚犯常常被置于辽阳行省北部奴儿干之地(今黑龙江口一带)。在通往奴儿干的驿道上,连五城等处气侯极其寒冷,江河湖泊自八月结冰,来年四、五月方解冻。来
同“犊鼻”。裩,同“裈”。宋梅尧臣《岸贫》诗:“稚子将荷叶,还充犊鼻裩。”【词语犊鼻裩】 汉语大词典:犊鼻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