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赋罢为郎

赋罢为郎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上读《子虚赋》而善之……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讽谏。奏之天子,天子大悦。”“赋奏,天子以为郎。”

西汉文士司马相如以赋闻名,他以《子虚赋》一文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即封为郎。后遂用为因文才而得官之典。

唐.张继《洛阳作》诗:“书成休逐客,赋罢遂为郎。”


猜你喜欢

  • 打碑荐福

    同“打穷碑”。元 萨都剌《送莫秀才归番阳》诗:“打碑过荐福,携酒看芝山。”

  • 祝咽祝哽

    同“祝哽祝噎”。《尚书大传》卷五:“卜筮巫医御于前,祝咽祝哽以食。”见“祝哽祝噎”。【词语祝咽祝哽】  成语:祝咽祝哽汉语大词典:祝咽祝哽

  • 高轩过

    《新唐书.李贺传》:“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宿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高轩过》原是李贺应韩愈、皇甫湜要求自为诗的篇名,后用为文思敏捷、富

  • 优旃讽漆城

    《史记.滑稽列传》:“优旃者,秦倡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

  • 方朔耳热

    源见“方朔偷桃”。咏桃典故。耳热,指因偷桃而羞惭。宋朱敦儒《如梦令》词:“一夜蟠桃吹坼,刚道有人偷折。幸自没踪由,无奈蝶蜂胡说。胡说,胡说,方朔不须耳热。”

  • 泥深穿履

    源见“东郭履”。形容穷困潦倒。宋张榘《瑞鹤仙.次韵陆景思喜雪》词:“甚探梅、也来相约。更谁怜久客,泥深穿履,栖栖东郭。”

  • 革面悛心

    见“洗心革面”。唐·刘禹锡《代谢赴行营表》:“以忠义感胁从之伍,以含弘安反侧之徒。~,期乎不日。”【词语革面悛心】  成语:革面悛心汉语大词典:革面悛心

  • 茑萝

    比喻姻亲。清金和《烈女行,纪黄婉梨事》: “随汝到汝家,嫁汝缔茑萝。今有同船人,男妇数十多。 ” ●《诗·小雅·頍弁》: “岂伊异人, 兄弟匪他。茑与女萝,施于松柏。”頍弁(kui bian): 圆顶

  • 谢安舟楫

    《世说新语.雅量》:“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谊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

  • 出告反面

    《礼记.曲礼上》:“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后以“出告反面”谓外出和返回都要告诉父母或长辈。《南史.张稷传》:“出告反面,如事生焉。”《旧五代史.张仁愿传》:“兄仁颖,梁朝